在肇庆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有这样一群服务基层的“健康守门人”。他们身穿白大褂,穿梭于村落农舍间,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怀揣着治病救人的职业追求和扎根热土的深厚情感,默默守护着每一位村民的健康与安宁,他们就是肇庆乡村医生。截至2024年底,全市2075间村卫生站中,活跃着2212名奋战一线的乡村医生。
高要区金渡镇西头社区卫生站村医苏雯玉正为村民看病。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紫怡 摄
“救星”在身边村民有“医”靠
“苏——苏——医生!快——快——去救——救人!”2023年的一天中午,正在高要区金渡镇西头社区卫生站坐诊的苏雯玉,听到外头传来一阵紧张到结巴的呼喊声。原来有村民在田边晕倒不省人事,乡邻跑来向苏医生求救。
听清楚事情原委,苏雯玉抄起急救箱拔腿就跑,来到田边发现,倒地村民已无意识,出现心脏骤停!拨通电话叫救护车,苏雯玉持续給村民进行胸外按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豆大的汗珠浸湿了白大褂,苏雯玉已累得脸红心焦。
就在大家以为无力挽回之时,细心的苏雯玉发现,患者的指尖微微抽动——有意识了,抢救回来了!霎那间,周边村民掌声如雷。
作为西头社区2020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2018年返乡担任村医,今年32岁的苏雯玉已经在村卫生站工作了7年。从最初被村民调侃为“愣头青”,到由衷喊出“大救星”,其中的变化,莫过于村民对于基层医疗的信任和认可。而在苏雯玉看来,“小到帮村里老人看探热针,大到急症救治,无不体现乡村医生的重要性。”
目前,高要区卫生站(卫生室)总数394间,乡村医生总人数540人(包含巡诊、派驻人员)。
高要区卫健局基层股负责人陈嘉堂介绍,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还肩负着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任。随着村民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乡村医生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现有医疗力量已难以满足基层群众对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扶贫等多元化服务的需求,亟需补充新生力量。
“为此,我们通过公开招聘大专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并提供考核通过后纳入卫生院编制等优惠政策,吸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人才到基层服务。”陈嘉堂说道。
中医特色诊疗凸显村医特色
当前,城市高等级医院一“床”难求,相比之下,乡村医疗机构稍显冷清。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交通状况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信息传输提速,大医院的“虹吸效应”十分显著。如何在医疗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保留特色追赶,鼎湖区莲花镇布基村卫生站给出了答案:推动基层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这是金银花,甘寒清热;这是甘草,补气益脾;这是麦冬,养阴生津……这些药在家中可以常备。”在放置中草药的百子柜前,卫生站负责人、执业中医师邱群锋抓起一小撮中药,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我这里有568味中药,在乡村卫生站中医药治方面有些心得。”
据了解,布基村卫生站是鼎湖区46间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之一,能开展中医药5类8项中医适宜技术,包括直接灸技术、留罐技术、走罐技术、刮痧技术、推拿术、中药饮片等。中医特色诊疗开展的背后,与邱群锋40载从医资历息息相关。
“布基村老年人口占比较多,衍生而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成为卫生站主要的服务对象,而这些群众大多倾向于中医调理。因此,对于皮肤病、心血管和呼吸道等慢性疾病的诊治,我有了更深入的钻研。”邱群锋认为,与综合性大型医院不同,精进的医疗设备可以辅助诊断,但村医更讲究的是厚实的经验,“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鼎湖区卫健局医政科教与中医药股负责人李海斌介绍,鼎湖区目前有乡村医生91名,在培养村医人才同时,该区还会选派业务骨干到村卫生站开展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持续提升村医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特别是中医药服务能力。
拓渠道强保障让村医有奔头
近年来,我国乡村医生队伍正在缩减。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成为村医群体的普遍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要进一步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关键在于吸引人才,而招录大学生乡村医生,是破解乡村医疗力量不足、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等难题的有力举措。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我市持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如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人员招录和编制保障工作,招聘的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编制和人事关系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在村卫生站,同时明确大学生乡村医生在村卫生站的最低年限在6年。2024年我市招录补充大学生村医25名,均已纳入编制管理。
截至2024年底,全市2075间村卫生站中,共有乡村医生2212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含长期派驻到村卫生站人员)占比49.33%,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乡村医生278人。
此外,除了继续实施对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健全村卫生站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外,在提升业务能力方面,我市还进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薪伙培基项目”。从2023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开展全覆盖的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公益资金,开展乡村医生培训,2024年组织两期全市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让村医更有奔头。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夏紫怡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曾欢 陈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