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世友打完济南后没再参与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有人说当时许身体不好,打济南前,许世友就在胶东休养,这当然是其中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解放济南,直接损失了两位正师级,一位是徐海珊,一位是王吉文,这两位都是能征惯战之将,壮年牺牲殊为可惜。要知道从内战开始到1948年底,解放军一共只牺牲了六位师级以上将领,打济南就损失了两名,这在解放军战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而粟裕被委以华野重任后,许不太信任他的指挥能力,常需第三方的协调。
所以,打完济南后,权衡利弊,直接把这两位给分开了。粟裕继续指挥后面的大战役,而许世友则无仗可打,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前,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
虽然不再共事,但两人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好,原因众所周知。许世友在南京时,还帮着照料粟裕的老母亲。
许世友
许世友有两样绝活,一是功夫,二是喝酒,许世友海量是在全军中出了名的,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就被人唤作“酒神”,
当时,红军内的首长都要兼任挑夫,一头挑书报,一头挑行李,可许世友的担子两头都是酒,连警卫员都要为许世友背酒。
不仅如此,许世友喝酒是经过“特批”的,其他人都没有这个特权,不服气的人找到徐向前等上级首长,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难道你也有许世友那样的海量?”
然而,贪酒的许世友也常常因为喝酒闯出祸事,陈赓对此深有体会……
陈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世友主动向党中央请缨上前线,由此成为386旅的副旅长,与旅长陈赓搭档共事。
1939年1月下旬,陈赓和许世友率领386旅进驻香城固村,鉴于许世友刚到部队,陈赓决定摆宴席招待许世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由于部队精简编制,许多首长都降了职,许世友原本是红四军的军长,现在却是一个旅的旅长。
当时,军中许多干部都对降职的事颇有微词,许世友心中自然也是有些不服的,对于许世友的心理,陈赓也略知一二。
为了安抚许世友,陈赓率先端着酒杯起身,微笑着对众人说:“大家都举起杯,第一杯酒先敬许军长,欢迎到我们旅工作!”
说完,陈赓又调皮地说道:“许军长可是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后我们大家伙都要服从许军长命令,听从许军长地指挥。”
陈赓刚准备喝下杯中的酒,许世友就起身反驳道:“陈旅长这话不对,现在我们大家都得听你陈旅长指挥才对。”
许世友虽然有些不悦,却也听出了陈赓的意思,便继续解释道:“请陈旅长不要多虑,军长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我只是您的副手,我们一起团结抗日,我一切听陈旅长的指挥!”
陈赓和政委王新亭相视一笑,两人心里都觉得许世友也没传说中那么难相处,不料,许世友突然生气地询问道:“你们到底是不是真心设宴欢迎我?”
说完,许世友就准备起身出门,政委王新亭连忙起身,一把抓住许世友的胳膊,并劝说许世友留下来。
许世友随即转头望向陈赓,意思是要陈赓表态才行,了解许世友脾气的陈赓挥手说:“来,请我们许副旅长落座喝酒!”
听到喝酒,许世友瞬间哈哈大笑起来,并豪迈地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都要喝个尽兴,不醉不归!”
386旅进驻香城固村不久,就迎来了第一场战斗,也就是著名的香城固伏击战,陈赓和许世友初次配合,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939年2月,日军部队进入了386旅的提前设下包围圈,688团1营率先开了火,机枪扫射过后,几十名日军已经倒下。
意识到埋伏的日军连忙向后收缩,并慌忙修筑工事,经过短暂整顿,日军决定以经典的三角阵形攻占高地。
可是,688团以逸待劳,无论日军如何攻击,都无法冲上高地,反而白白增加了许多伤亡,日军随即变换战术,打算迂回包抄688团。
陈赓发觉日军的企图后,连忙指挥688团的2营和3营,包围日军的迂回部队,日军指挥官见迂回不成,便命令部队后撤。
陈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追击机会,当即命令386旅全线反攻,日军撤退途中,又遭到许世友率领的新一团的阻击。
见到日军开始后撤,许世友指挥新一团立即扑了上去,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386旅已经将日军牢牢困死在口袋内。
丧心病狂的日军为了求生,开始向新一团投射毒气弹,经验丰富的许世友一眼识破了敌人的计谋,旋即组织战士们展开防毒工作。
得知新一团的处境后,陈赓指挥部队发起全面进攻,一阵短暂的交锋过后,250余名日军悉数被歼灭,而我军仅伤亡还不到50人。
这场伤亡比高达5:1的伏击战,被陈赓认为是完美的阻击战,以至于陈赓经常说:“这是我来到平原后,第一次得意之作!”
1939年2月中旬的一天,八路军129师386旅热闹非凡,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
这里正在召开一场简易但非常隆重的庆功大会,短短几天前,386旅在香城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一举歼灭来犯日军200余人。
庆功的桌子足足摆了十几张,386旅领导每人主持一桌,这些领导有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副旅长许世友,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苏精诚,还有出任东进纵队副司令员的副旅长韩东山。
386旅旅长陈赓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旅长陈赓,是386旅精神最爽的人。
庆功大会由386旅政委王新亭主持,这位来自鄂豫皖的政工干部扶了扶眼镜,拿出一个烟盒,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报喜:“同志们,刘师长给我们发来了贺电,说这次战斗,敌我伤亡四比一,是一次赚钱的好买卖,也是平原地区一个模范的诱伏战,应当表彰。”
参谋长周希汉一把抢过烟盒,高高举过头顶:“政委,这是师长的贺电?”
王新亭点点头:“没错,就是师长的电报,我记在烟盒上了。”
周希汉摇摇头:“咱们师长也真是,来点实惠的啊,一句表彰就把我们打发了。”
八路军386旅旅长陈赓和参谋长周希汉
大家正等着上酒上菜,周希汉这句话,把大伙都逗乐了。
生性幽默的陈赓坐在桌子边一个板凳上,一听周希汉这句话,站起身来:“新亭,赶紧的吧,希汉天天要好吃的,也没见他长胖,看来营养跟不上啊,快把那两个有分量的拿出来。”
王新亭一招手,旁边政治部主任苏精诚拿了两份电报过来。
苏精诚大声念了第一份电文:“这一份贺电,是给朱老总、彭副总的:电敬悉,刘师陈旅聚歼威县南犯之敌,并多俘获,至深欢慰。卫立煌。”
周希汉歪着头问:“精诚,这个卫立煌没给我们拨一点武器弹药?”
下面一片笑声,苏精诚笑着摇摇头:“真的没有,没有武器弹药。”
韩东山在一边插话:“下一个,下一个电报肯定有硬货。”
苏精诚接着念第二份电报:“朱总司令玉阶:刘师陈旅努力杀敌,斩获颇重,殊堪嘉许,即希传谕嘉勉。中正。”韩东山紧着问:“精诚,接着念,后面是不是还有2万现大洋奖金啊?”
周希汉被他给说愣了:“东山,凭什么给咱们2万现大洋,不是3万?”
周希汉、陈赓在战场小憩
这一下子,就连韩东山自己也说不上个子丑寅卯了。
陈赓哈哈大笑:“你小子忘了陈锡联的阳明堡,重庆就奖励了2万现大洋。不过那可是在委员长身上割肉啊,咱们这次的香城固伏击战,虽然打死200多个鬼子,老蒋也不会那么大方了。”
韩东山在一边打趣:“阳明堡打死了100多鬼子,按理说得给咱们4万。”
陈赓摆了摆手:“同志们,香城固伏击战规模不大,却是我们386旅也是咱们129师在冀南大平原的第一次伏击战,也是许世友副旅长亲自指挥的第一个大胜仗。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庆功会,不光是给许副旅长凯旋接风,也是给韩东山副旅长高升东队副司令员送行。”
政委王新亭接着说:“这次香城固伏击战,许副旅长是首功之臣。”
副旅长许世友听了王新亭的话,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还首功之臣?难道我是臣子,你还是皇帝吗?我看旅长、政委和几位领导说了半天了,尤其是王政委唾沫星子乱飞,估计早已口干舌燥了,大家伙儿也都饿了。旅长,赶紧上酒上菜吧。”
许世友这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让周希汉、韩东山乖乖坐回了原位。
机敏的苏精诚见气氛有些不对,王新亭脸色也变了,赶紧请示陈赓:“旅长,我看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咱们就抓紧时间上菜开喝。”随着旅长陈赓大手一挥,香城固伏击战庆功会正式开始。
酒酣耳热之际,几位旅领导开始互相到对方桌上“宣战”。
几轮下来,大家都喝得有点高。陈赓的腿伤本来就有点反复,平时很少喝酒,这一次为了给许世友接风和给韩东山送行,几个桌上敬了一圈,这一高兴,就喝得有点多,伤腿有点隐隐作痛。
陈赓和大伙儿打了个招呼,又跟苏精诚叮嘱了几句,提前回去休息了。
从策划香城固伏击战到战斗胜利结束,陈赓已经20多天没睡一个囫囵觉了。人困马乏加上多喝了几杯,一回到屋子里,倒头就睡,很快就进入梦乡。陈赓仿佛看到,妻子王根英走在床边摇晃自己。
陈赓欣喜万分,腿上的老伤也不不疼了,一骨碌坐起身来。
然而,床边站着的人并不是妻子王根英,而是满头大汗的苏精诚。
看到陈赓睁开了惺忪的双眼,苏精诚气喘吁吁地说:“旅长,大事不好了,庆功会那边可是乱套了,许副旅长和政委打起来了,我们大家谁也不敢拉,还得你赶紧过去看看吧。”
陈赓被苏精诚打扰好梦,气不打一处来,一边扎腰带,一边拿马鞭。
在电视剧《亮剑》里,一旦桀骜不驯的李云龙发飙,旅长对付他的就是马鞭。
开国上将许世友
打架的人,一个是386旅政委王新亭,一个是副旅长许世友。
陈赓一边大步流星往前走,一边问:“精诚,和尚来咱们386旅几天了?”
陈赓嘴里的“和尚”,就是副旅长许世友。在整个129师也就陈赓能这么称呼,就连师长刘伯承也称呼他为“世友”。因为陈赓在鄂豫皖的红四任红12师师长的时候,许世友是他手下的一名团长。
正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所以许世友当了副旅长,也心服气顺。换了386旅别的任何人,如果喊他“和尚”,老许是要跟他较量较量的。
陈赓早有耳闻,说许世友和大家都能打成一片,除了政委王新亭。
苏精诚掰着手指头仔细一算:“旅长,许副旅长是1月22日到咱们旅走马上任的,18天以后指挥了香城固伏击战,到今天咱们旅开庆功大会,这满打满算也就20来天,还不到30天呢。”
陈赓马鞭一甩:“这个和尚,来386旅还不满月就给我惹事,乱弹琴。”
陈赓又问:“都是红四的人,你说说,这个和尚和瞎子咋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呢?”
苏精诚挠挠头皮:“旅长,你这么神通广大都不清楚,我上哪儿打听去?不过我可听说了,许副旅长只佩服那些能打仗的,像你和刘师长。对王政委和我这样的政工干部,好像都瞧不上眼。”
说话之间,两人已经到了庆功会会场,只见许世友和王新亭早已被拉开了。
副旅长和政委在庆功会上大打出手,让陈赓也犯难了。
陈赓很清楚,许世友是个性情中人,一旦认准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同时,许世友也是一个性格高傲的“武林中人”,很少甘居人下。能到386旅任副旅长,已经很给他陈赓面子了。
陈赓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向129师师部汇报。刘师长闻讯,陷入了沉思。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
129师本来就是来自鄂豫皖的红四部队,历经磨难的雄师经历了早地分家、三过草地、援西军等时期,在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邓公和副师长徐向前的努力下,刚刚步入正轨,容不得半点闪失。
最后,刘师长和八路军总部沟通以后,决定忍痛割爱,各打五十大板。
远在延安的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决定让敢打仗、会打仗的许世友挺进山东,独当一面。而对于善于政工的王新亭,到八路军总部冷藏一段时间后再派到刘邓身边去,继续在太行山发光发热。
1938年,许世友接到任命书,让他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担任副旅长。许世友接到任命以后有情绪,他不愿意去386旅担任一个副职。在他看来,当副职束手束脚,自己学到的许多本事都没机会发挥,甚至还不如去做一个团长。
许世友的性格直率,脾气火爆,心里想什么就会说什么,从来不会拐弯抹角那一套。既然心里不愿意,他便拒绝上任,令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很为难。刘伯承了解许世友的性格,这是一位猛将,但个性十足,想要让他改变态度不容易。
为此,刘伯承亲自去找许世友谈过话,但效果却并不好,许世友很倔,即便刘伯承出面还是不肯回头。
无奈之下,刘伯承找到徐向前商议此事,希望他能再去做许世友的思想工作。但徐向前闻言却表现得很轻松,似乎这件事他能轻松解决一般,还问了一个问题:“你只顾着劝说许世友,是不是没告诉他386旅的旅长是谁?”
徐向前这个问题算是问到了点子上,原本此次任命许世友肯定是有渠道得知386旅旅长的人选,但他接到任命书以后,满脑子里都是让他当副职,就没关注到旅长的人选。或许在他看来,只要是让他当副职,旅长由谁来担任都一样。
刘伯承因为许世友拒绝上任,始终将重心放在了劝说许世友上,也没有刻意去提及旅长的人选,否则这可就不是劝说,而是刺激许世友了。而且,386旅旅长的任命和副旅长的任命几乎是同时间的,那边也刚刚下任命书不久,所以许世友并不清楚旅长是谁。
徐向前问出这个问题以后,刘伯承这才意识到,确实没有告诉许世友旅长是谁,但这个问题不是重点呀,当务之急是劝说许世友出任386旅副旅长才对,徐向前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才是许世友不赴任的关键。
很快,徐向前去劝说许世友后,将386旅旅长的人选告诉了许世友,许世友立刻就爽快答应了要去赴任。甚至许世友得知刚刚任命为旅长的人是陈赓时,还说了一句“你们怎么不早说”,他的态度为何会出现如此转变呢?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许世友与陈赓的私交不错,对陈赓也很钦佩。他第一次与陈赓见面是在1931年,当时陈赓是一个新上任的师长,而许世友则担任营长。
提起两人第一次见面,他们还发生了一点摩擦,许世友甚至还要找陈赓切磋切磋,差点就动了手。
许世友见陈赓时,他正在训练士兵,由于他在少林寺练过武,所以在训练士兵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自己的本事很自信。结果在练兵期间,他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对正在训练的士兵指点,让他顿时觉得很不舒服,循声望过去后,就见到了颇具儒生气质的陈赓。
许世友不知道陈赓的旅长身份,对陈赓说话很不客气,直接将他称为“戴眼镜的”,还让陈赓不要“瞎指挥”。陈赓倒是没有声音,只是笑着说:“这就生气了?一点建议也听不进去?”许世友一听这话火气更大了,直接撸胳膊挽袖子就向陈赓走过去。
他要和陈赓动手比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