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通化,佟佳江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在江面上翩跹起舞。这条蜿蜒穿城的生态廊道,见证着通化市“科技赋能+全民共治”水环境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
通化市全面落实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方案,强化重点流域水质管控,严格执行“四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全面做好重点断面水质严格管控各项要求。不仅广大市民从绿水青山中获得生态幸福感,境内繁衍生息的野生动物也逐年增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佟佳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通化市区佟佳江干流修正大桥段,成群结队的野鸭聚集在此,有的在水上静静漂浮,还有的在水面上相互追逐、抖展翅膀,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拍照取景。“这几年江里各种水鸟野鸭子特别多,一到春天就游来游去,给人带来快乐,看着心情特别好。”市民屈女士说。
通化市野生动物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众多迁徙旅鸟种类,这与佟佳江水质提升分不开。目前,佟佳江已成为野鸭栖息地之一,每年有1500多只各类野鸭在佟佳江常驻,其中有绿头鸭、赤麻鸭、斑嘴鸭,甚至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也在这里驻足。摄影爱好者刘全彩说,“中华秋沙鸭在这个流域当中很少出现,就说明水域质量特别好,现在江边鸟类摄影爱好者还有喜欢拍照的朋友特别多,大家边拍照边切磋,拍出很多很美的自然和谐的照片。”
这样的变化,正是通化市近年来以“科技赋能+全民共治”为抓手,全方位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生动缩影。
在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通化市13个国控断面和12省控断面的水质数据。“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项目是集环境管理与政务服务为一体的监管平台。这套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智能系统,让水质监管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据通化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赵文介绍,监管平台一方面可以综合分析水环境质量。以往,分析水质变化情况,需要人工逐月、逐年地进行比较分析。如今,利用智慧环保平台,可以快速、全面地评估水质状况、同(环)比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完整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以往全靠人工摸排,查找上游污染源。现在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快速查找污染点位。如某一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在智慧环保平台上直接查找断面上游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在线数据,精准定位到问题点位。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开发了政务端APP和公众端APP。其中,政务端APP有效整合生态环保工作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信息共享,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宏观的生态环境现状总览、数据分析、智能预警及决策指挥等功能,为各类型事件的处置提供移动便捷的办理落实渠道;公众端APP主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生态环境数据信息公开服务,并聚焦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打通环境信访举报投诉线索征集渠道,实现环境状况的信息公开、环境管理的公众监督、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
科技赋能之下,通化市6座县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高标准升级,18个重点排污企业、42个重点入河排污口、7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16个重点国、省控断面和12个水自动监测站实现电子监控。2021年以来,13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始终保持100%。
记者:施涛 王方轶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