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博格达峰初染霞光。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监测站内,环境监测仪器已开始自动上传首份空气质量数据。这座城市尚未完全苏醒,但一群“生态守门人”早已开启守护模式。他们用脚步丈量污染轨迹,用数据编织防护网,用24小时的接力守护,书写着“绿水青山”的乌鲁木齐答卷。

巳时——实验室里的“微观侦探”

上班后,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胡云翔穿戴好实验服,前往实验室,启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桌上一排待测水样标注着“乌鲁木齐河上游”“化工园区地下水”——这些都是他今天的“考题”。

校准仪器、添加质控样、记录数据......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在环境监测领域工作的10年里,胡云翔累计分析了上万个样品,从金属元素到挥发性有机物,各项数据差值均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图为: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更换流动相。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的普查数据是反映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状况的一面镜子,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差错。”胡云翔说。

因为热爱而执着,因为梦想而坚守。环境监测工作对于分析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环境监测领域工作的这些年里,胡云翔在日复一日的监测工作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职业素养,成为年轻一代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标兵。

工作过程中,他积极参加国家环境监测总站、自治区监测总站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各种科研项目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在科研方面,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刻苦钻研分析技术,先后公开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为同行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他还作为主要成员申请并通过了1项实用新型专利。

胡云翔说:“我始终坚信,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申时——山水间的“数据捕手”

午后,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范圣虎把“追踪器”——监测设备、记录仪和定位设备一一装采样车,检查完毕后,驱车前往取样点。

从地表水采样到噪声监测,从污染源执法监测到生态监测,他的足迹遍布乌鲁木齐每一处生态关键点。



图为:污染源废气监测现场

“环境监测不仅要‘看’得准,还要‘跑’得勤。”范圣虎说。自2015年进入生态监测室工作以来,他参与了地表水、地下水、降尘、噪声等例行监测任务,他还参与完成了乌鲁木齐河上游氟化物超标污染事故等多次应急监测和环保督查监测采样工作,参与国家地下水调查等相关工作,自学和利用Arc Gis等软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各大矿区、各水源地、全部现有地下水井监测点位、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井的矢量地图文件制作,并上报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图为:污染源废气监测现场

作为科室质量监督员,他严格把关部门内各项监测流程,确保每年上万组各类监测数据“零误差”上报。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他还协助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完成社会监(检)测机构专项检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4年他在自治区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中也获得了综合比武一等奖和污染源监测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监测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责任活。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守护好这片蓝天”。范圣虎说。

亥时——夜幕下的“守夜人”

夜幕降临,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室监控大屏上,一串串数据依旧在“智慧监测”平台上“活跃”着————PM2.5浓度、臭氧潜势、沙尘轨迹……这里是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的“中枢神经”。

作为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室的负责人,汪飞和团队成员每天都在关注这些数据的“活跃”程度。



图为:VOCs监测设备质控检查,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有效

“如果数据波动异常,即便下班了,也要时刻关注,晚上也会有突发情况。我们预报早一秒,治污就能快一步。”汪飞说。

汪飞带领团队,紧扣现代化监测发展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构建乌鲁木齐市“智慧监测”网络体系,在推进全疆现代化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工作中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在对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进行7天的精准预测预报和未来15天潜势预报的工作中,他和团队随时关注气象和污染状况,针对重污染过程天气及时预判并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预报意见。



图为:PM2.5多通道手工采样仪器现场检查,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为PM2.5组分分析及污染溯源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他还牵头并组织开展对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过程成因及规律分析复盘工作,为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成因、变化趋势以及变化规律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从编制百余份专项报告,到带领专业技术骨干对VOCS超级站数据采集和预测预报平台进行升级;从深夜沙尘天气应急分析,到春节期间的实时走航监测,汪飞的工作日志写满了“与时间赛跑”的痕迹。

“用数据说话,用技术护航——这就是新时代环保人的使命。”汪飞说。

当新一天的晨雾漫过红山,监测站楼顶的PM2.5采样器又开始了吞吐。这些“生态守门人”继续奔走在工厂车间、河道两岸、市井街巷,用每一个1微克的坚守,守护着“乌鲁木齐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