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3月31日,记者从2024年度阜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阜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加强谋划部署,生态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从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美丽示范创建行动、生态文明实践行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行动和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等7个方面,谋划31项重点任务和若干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生态强市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全市范围内总体上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环境更加优美。
坚持综合施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4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达42.4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为74.3%,重污染天数控制在2天,同比减少6天。全市1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全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不达标现象,未发生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现象,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强化统一监管,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稳步推进。深入推进“绿盾行动”交办问题和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开展多轮交叉互查和“回头看”,排查整改问题70个。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颍上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陆生脊椎类生物)落地落实。加快建设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完成人工造林2084.4亩、封山育林10285.5亩、退化林修复15518.9亩、森林抚育81845亩。组织开展畜禽养殖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和联合执法,对畜禽养殖行业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3起。全市规模养殖场基本全部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8%以上。
加大整改力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治。截至目前,39个中央和国家层面交办问题完成整改38个,507个省级层面交办问题完成整改495个,1654件历次中央和省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2024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285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136个。开展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监督指导行动,对各县市区进行驻点监督指导,共发现471个问题并同步交办属地整改。
注重提质增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有力。对32家小型工业集聚区及传统产业集群开展排查整治,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合理布局储能电站,2024年全市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627.86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78.78亿千瓦时、居全省第二位。逐步形成“一港六区十园”的港口布局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13万辆,居全省第2位。
完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加快治理模式从“单一主导”向“协同共治”转变。拓展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三个全覆盖”范围,实现对286家重点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控、1350个视频监控点位的联网。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轻微免罚保障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97件、罚款金额2393.4万元,分别较上年度同比提升28.6%、84.1%。
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倩表示,阜阳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真抓实干勇担当、创先争优建新功,奋力做到“三个往前赶”,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区域性生态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阜阳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