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近日,通铁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非法医疗美容引发的行政处罚案件。通化铁路公安处1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沉浸式”感受司法监督对规范执法的重要作用,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
案情聚焦:“美容针”牵出无证行医乱象
2024年,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医师资质的情况下,为顾客注射美容针,造成其面部损害。经调查取证,行政机关依法对该机构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及医疗器械、罚款的行政处罚。被投诉人不服处罚决定,以“注射行为属于修复皮肤”“未收费”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该案因涉及新兴行业监管难点和群众健康安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庭审交锋:执法程序与法律适用成焦点
庭审中,合议庭围绕被诉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执法程序、法律适用三大核心展开调查。在认真听取双方陈述和答辩意见情况下,指导当事人围绕焦点充分举证和辩论,案件经合议决定择期宣判,整场庭审审理流程规范,审判思路清晰。
以庭代训:打造执法能力提升“实景课堂”
“这比十场理论培训更震撼!”“亲眼看到法庭对证据合法性、关联性的严苛审查,让我们对‘以审判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公安执法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旁听深刻认识到“程序合法是实体公正的前提”,特别是在调查取证环节,必须规范制作笔录文书,避免因程序瑕疵影响执法效力。
开展“以庭代训”活动是通铁法院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通铁法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发送司法建议、组织联合培训等方式,助力构建“前端规范执法+中端多元解纷+末端实质化解”的依法行政新格局,为守护群众“颜值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