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年初,国民党主力在中原地区的“布局”越来越庞大,挺进大别山的中原野战军“伤痕累累”,不仅人数出现了巨大的减员,而且丢掉了大量的辎重,国民党摆明了想要“侵蚀”我军已经解放了的解放区,以此来打断我军后续作战所需要的一系列供应。
为了应对国民党这样的战略,中央军委以及毛主席想出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那就是让华东野战军提前渡过长江,而后深入国民党的“核心腹地”,这也被视为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后的第二个“战略跃进”。
这也是提前版本的“渡江战役”。
在中央军委的构思下,华东野战军将拆分出部队组成“东南野战军”。
1948年1月底,中央军委决定组织以陈毅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东南野战军,粟裕担任东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兼任副政委,东南野战军暂时只设立第一兵团,第一兵团司令员也是粟裕,而第一兵团由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这三个纵队组成。
这三个纵队的司令员,分别是叶飞,陶勇,王必成,是粟裕大将手底下的三大能将。
而为了保证东南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在接下来的作战之中能够拥有良好的军纪,以及强大的战斗力,中央军委决定让陈毅和粟裕带着三个纵队北上黄河以北地区的河南濮阳,在这里进行休整,甚至可以说是在这里进行“整军”。
整军,对于我军部队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工作,众所周知,共产党的部队早在毛主席带领红军上井冈山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就是,支部建在连上,这也是共产党武装思想以及行动高度统一,而且战斗力极强的根本原因。
那么这三个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纵队需要整军,也意味着他们此前,或多或少有过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战斗力。
在中央军委下达了濮阳整军的命令之后,粟裕率华东野战军1兵团第1、第4、第6纵队,在1948年2月下旬一直到3月上旬,快速转移到黄河以北濮阳地区进行整训,这是为执行渡江南进的战略任务做准备。
因为在解放战争之中,粟裕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而且华东野战军的第一兵团战斗力极强,是整个华东野战军的灵魂所在,在1948年的年初,朱德老总此时已经在河北的平山,担任着解放军总司令员的朱德老总,对于所有解放军而言,是一个精神支柱,为了保证濮阳整军能够快速而且高效完成,朱德老总决定亲自前往濮阳。
很多人并不了解濮阳整军的背景是什么,而朱德老总为什么要亲自前往濮阳,根据张震将军的回忆,华东野战军的濮阳整军,既是为了建立东南野战军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在1947年孟良崮战役结束之后,华东野战军的作战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作风问题。
张震将军是这样回忆的:
“由于连续作战,没有进行系统的思想、组织、作风整顿,少数干部单纯军事观点和军阀残余作风有所抬头,骄傲自满、享乐思想有所滋长,违反政策、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1947年的七月,这是华东野战军吃苦头的日子,因为七月分兵之后,华东野战军的兵力优势不再集中,国民党的装备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在粟裕的命令下,叶飞的一纵和陶勇的四纵转战鲁南地区,而在鲁南的一系列作战过程中,因为兵力优势不大,两个王牌纵队出现了巨大的伤亡。
要知道,在1946年的年末,华东野战军就已经在筹备建立了,在1946年的年末开始,陈毅和粟裕的合作,打赢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等,这好几场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十几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俘虏。
这些俘虏本身就是作战能力极强的部队,他们过去是因为没有思想,才站到了人民以及解放军的对立面,如果能够被我党的思想进行教育,那么也是能够改良过来的,所以大量的国民党俘虏被改良之后,迅速充实进了我军各纵队。
但是这种思想教育是绝对彻底的吗?
那显然不是,彻底的教育只有通过常年累月的相处以及积累,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完成。
而在华东野战军七月分兵之后,因为作战的失利,这些原本的国民党俘虏就暴露出了他们过去一直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军纪作风非常恶劣,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开小差,影响到了我军本身的部队。
在1948年的四月,濮阳整军的过程中,陈毅和粟裕走访三个纵队,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之后,发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此时的朱德老总还没来到濮阳,陈毅就听说一纵和四纵曾经被一些老百姓骂过,因为当时作战失利,他们在撤退的过程中对沿途的老百姓造成了影响,因为现状的无奈,对老百姓进行了赊帐的行为,这引起了老百姓极度的不满。
陈毅和粟裕深知这种情况的可怕,所以立即开始调查,调查结束之后,陈毅和粟裕给中央发电报,提到了整军的正确性和遇到的问题:
“一、四、六纵过去流动,大休整时间极少,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军队与地方关系不好,遵守纪律、执行政策不好”。
因为部队常年作战,战士们的思想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这种情况难免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的态度以及做事方法,所以出现了他们跟地方的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跟老百姓也相处不好的问题。
这种问题非常严重,因为中央即将要进行的“渡江策略”,就是让三个纵队到国民党腹地“拼民心”,共产党的部队何以比国民党好呢?
靠的就是解放军守军纪,不仅不能够骚扰老百姓,而且还必须为老百姓为人民服务,这才能将国民党部队掠夺百姓,鱼肉百姓的本质体现出来,渐渐的,百姓就会知道共产党才是能够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党。
所以,濮阳整军是一个战略型的工作,而在1948年的5月12号,朱德老总来到了濮阳我军驻地,在陈毅和粟裕的陪同下,朱德老总并没有声张,首先是观察起了各部队的面貌,以及他们的交谈话语,日常勤务。
当所有的指战员们知道这个人就是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时候,他们感到非常震惊,因为朱德的身上,衣服非常老旧,没有什么崭新的痕迹,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一直穿了,可是朱德老总身上的那股精气神面貌,是无人能及的,衣服再怎么破旧,还是清洁得非常全面。
在开会的时候,陈毅在会议上谈起了朱德老总的生平以及这么些年的主张,朱德与毛主席都是红军的建立者,朱德作为一个国民党曾经的将领,他非常知道国民党的腐败在于哪里,也知道这些年共产党部队能够获得老百姓支持的根本原因在于哪里?
也是在得知了朱德的生平故事,作风以及行事态度之后,他们有了深深的感悟,也终于明白自己要从哪一个方向去改变自己,这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解放军,而不是别人口中厌恶的兵痞,军匪。
不管是在大会上,还是在会议上,朱德老总都明确地对三个纵队提出了一点批评:
“你们的问题还是有不少的”。
因为此时的解放到了关键时刻,所有人都不能半途而废,忘掉自己的初衷,也只有谨守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底线,这才能坚持到革命的胜利。
有了总司令的带头鼓舞和讲话,濮阳整训期间,三个纵队都有不少问题,叶飞、陶勇、王必成都主动站起来检讨。
王必成在前委扩大会议上的检讨,因为态度诚恳,一度受到了扩大会与会同志的欢迎。
在兵团党委扩大会议闭幕以后,在后来几十天的时间里,还连续召开了纵队联席会议、各纵队与各师之间的联席会议,重点处理本单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也是这种快速的效率,以及所有指战员的及时领悟,让整军的效果变得非常之高,过去那些国民党俘虏思想没有被彻底更正的弊端,也在这一个时候彻底被更正。
不过在濮阳整军结束之后,粟裕并没有按照中央军委此前设定的计划南渡长江进行第二次战略跃进,而是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将部队的主力留在中原,在中原发动一场逆转战局的战役,这个战役就是著名的豫东战役。
也是粟裕的豫东战役,才让华东野战军最终没有被拆分出东南野战军,也同样是这场战役,奠定了济南战役的基础,而济南战役又是三大战役的基础。
虽然东南野战军最终没有组成,可是濮阳整军的效果不言而喻,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检讨以及朱德老总的亲身鼓励,这才完成了这个华东野战军史上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