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2年国家已经进入和平时期,没有战火纷飞,只有大家团结一致的为国家建设努力。
国庆阅兵上,是万众瞩目、举国同庆的时候,我国重要领导人员,乃至重要将领都有出席参加,同时杜聿明被俘后,得到我党优待,这时经过改造,也以得到我党特赦。
这次重要的时刻,他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建设,深感震撼。他还看到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将领,因为当我军这位中将走进他的视野后,他便嘟囔着:“他不是死了吗?”
那么这位中将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吴瑞林与杜聿明
这位将军不是别人,他就是吴瑞林中将。
红军时期他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斗争之列,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为我党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下了很大的决心,并出动众多国民党将士,势必要对我党给予沉重打击。
战场上的战火展开之后,我党与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战火激烈,这时辽南军区在这交战之间,他们自然无法置身事外,而且作为解放军重要一员,他们随时准备着与敌军交手,为革命的胜利贡献重要力量。
吴瑞林是辽南军区司令员,他在我军部队的地位可想而知,关键时刻他的一举一动势必影响着整个部队的发展,而后在这场战斗中,他们无疑就是阻击国民党部队的重要力量。
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变化,上级会根据国民党的部署,做出重要指示,随着一声令下,吴瑞林所率部队则负责阻击国民党的支援部队。
此行危险重重,不仅路途遥远,一路上还有重重险阻,再加上恶劣的环境,稍微不注意面临的恐怕就是不好的结果。
而局势千变万化,吴瑞林也会根据组织上的指示,还有自己的作战经验做出考量,如此他灵活应对,对作战计划进行改动,随后一鼓作气,必将让敌军损失惨重。
而这一次他们不再选择冒险急行军,而是就近选择国民党部队进行打击。这时他们看到的便是大石桥附近的敌军独立第三师,然后借着夜色优势,吴瑞林率部果断出击。
计划一切按部就班,吴瑞林将兵力一分为二,一部分对国民党守军展开进攻,另一部分便是起到牵制援军的作用了,总之吴瑞林成功完成了任务,缓解了四平战役的紧张局势,同时还给予了敌军沉重打击。
老蒋好好的计划被打破,怎么能不心急,而且一次又一次,只得好好重视起来,随后压力给到杜聿明,也便是要他全力对吴瑞林所率辽南独立师展开围剿。
显而易见,吴瑞林将军也让老蒋有几分忌惮,而他的本事只能说要更胜一筹。
此前吴瑞林已经让杜聿明吃了败仗,就是没有老蒋,他心里估计也憋着一口气,而后杜聿明足足集结了十万大军展开攻势,可以说给予我军极大威胁。
而且这时我军并不占优势,因为吴瑞林手上不过一万多的兵力,比在杜聿明大军面前,显然是天差地别。
如果展开正面斗争,杜聿明自然想着以多胜少,但吴瑞林知道这一结果,又怎能让他得逞。
不过这时上级的命令也下达了,就是要他们坚守阵地。但意外也出现,那就是这一消息也被杜聿明知道,如此他就更有底气将我军歼灭了,毕竟我军一旦命令下达,势必坚持到最后。
但此事吴瑞林也清楚,于是他便将计就计,也没有阻碍杜聿明的行动,而是着手准备转移事宜。
这时我军岌岌可危,尽管拼尽全力坚持着,又能坚持得了几时呢?而当时局势紧张,我军展开战略性转移,只不过权宜之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存力量,投入到接下来的斗争中。
随着敌军火力威胁,部队众人不得不按照吴瑞林的计划走,等到国民党的炮火袭来,我军只能说已经成功转移。
直到杜聿明进入我军阵地,已经没了吴瑞林等人的身影。虽然杜聿明奇怪,但他依旧坚信吴瑞林会继续坚守,如此继续搜寻他的踪迹,直到要向老蒋发送消息,杜聿明的工作依旧没有进展,但就此前激烈的战火,杜聿明坚信吴瑞林已经牺牲。
落入我军之手
而实际情况却是吴瑞林将军成功率部转移,继续为接下来的解放事宜做出贡献。
相反1949年,杜聿明却成为了我军战俘。
1948年,随着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集结,我军在这一年浩浩荡荡的发起了淮海战役。
这一次,我军出动大量兵力,人数足足达到了六十万,而此前国民党已经一败再败,这次只能说结果一样不变。
为此,老蒋自然坚持着,作为国民党重要将领,杜聿明被派到了徐州,被委以重任。就国民党八十万大军来说,由杜聿明和刘峙一起指挥,如此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战事进行,国民党部队只能是接连落入我军包围之中,首先是黄百韬率领的第七兵团,他们被围后,杜聿明等人自然着手支援事宜,只是行动展开,还是被我军所解,最后迎接他们的只能是我军不间断的阻击。
后来黄百韬兵团的结果可想而知,落得个被歼灭的下场。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紧接着就是我们熟知的双堆集了,黄维兵团被包围在此处,这次杜聿明甚至亲自率部解围,但还是阻止不了被歼灭。
而且国民党形势岌岌可危,杜聿明的处境亦是如此。而后我军开始劝降,杜聿明却还在继续坚持着。
随着我军总攻开始,杜聿明只能是落入我军之手,当然老蒋其他得力干将也不过是死的死伤的伤,还有就是成为我军战俘了。
杜聿明被俘后
因此,杜聿明成为我军战俘,接下来迎接他的便是改造工作。尽管如此,我军以优待为主,杜聿明病重期间,我军给予他很好照顾,直至他康复,杜聿明自然能感受到我党的善意。
而后经过深入了解,他终是在1959年得到了特赦,并成为我党首批特赦人员。
如此,1962年他再次见到吴瑞林难免有些意外,并说出了开头所言。
不过在吴瑞林解释后,杜聿明终于清楚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管怎么样,在杜聿明这里吴瑞林想必也是他所佩服的我军一位将领。
而不同的是,吴瑞林是我国开国中将。解放战争时期,他后来继续参与作战,在多场大规模战役中,作出重大贡献,并为各地解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朝鲜战场上一样率部冲锋陷阵,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其中在第一次战役中更与敌军展开多场激战,而他也便在朝鲜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
授衔后,他投入海军建设事业中,在全新的工作领域,即便困难重重,吴瑞林将军也还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总之,这时无论吴瑞林将军还是杜聿明,都在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结语
革命战场上,我党将领与国民党将领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处境可谓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