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警察,站住别动!" 警察突然冲入江苏知名寺庙,将正在施法的美貌女尼姑当场铐走。

跪拜在场的数十名富商震惊不已,无法相信这位能"通晓天机"的大师竟是骗子。

而她的九名英俊男弟子不仅没有替师傅辩护,反而主动交代她利用"特殊法事"敛财的内幕。



01

"不许动!警察!"

十几名警察从四面八方涌进大殿,将正在作法的年轻尼姑团团围住。

尼姑神色不变,放下手中的拂尘,抬头望向为首的警官。她那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却很快恢复了常态。

"众位施主不必惊慌,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她的声音温柔而沉稳,丝毫看不出被警方包围的紧张。

大殿内跪着的信众一时愣住了,有人甚至以为这是某种"法事"的一部分。直到警察上前为尼姑戴上手铐,他们才如梦初醒,顿时炸开了锅。

"不可能!大师怎么会犯法!"

"一定是有人诬陷!"

"放开大师!"

几个年轻力壮的信徒试图冲上前去阻拦,却被旁边几名身着便衣的警察制服在地。警方出示了搜查令和逮捕令,命令所有人原地不动,配合调查。

尼姑被押出大殿时,回头安抚道:"各位施主不必担忧,贫尼自有天庭护佑。"她的语气依然平静,仿佛只是外出游玩,而非面临牢狱之灾。

信众们目送着她被警车带走,脸上写满了不解和愤怒。他们中有生意场上的成功人士,有身患疾病的老人,甚至还有官员。

大家对这位尼姑深信不疑,甚至将她视为救命稻草。如今突然得知她被捕,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寺庙很快被贴上了封条。庙内九名男弟子也被悉数带走调查。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道袍,看起来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奇怪的是,他们个个身材高大,相貌端正,与人们印象中枯瘦憔悴的出家人形象大相径庭。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浸湿了地上的香灰,也浸湿了信众们的心。他们站在雨中,看着警方将证物一件件搬上警车。

那些被供奉的法器、香炉、经书,还有那尊金光闪闪的佛像,此刻都成了犯罪证据。



02

五年前,年仅二十五岁的倩华还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子。她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靠做小生意供她读完了高中。她相貌出众,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往。

高中毕业后,倩华并没有考上大学,只得回家帮父母经营小店。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让她感到压抑,她渴望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

命运转折发生在父母遭遇车祸的那一年。双亲离世,留给她一笔不菲的赔偿金和保险金。短暂的悲痛后,倩华开始了挥霍无度的生活。

钱终有用尽的一天。不到两年,倩华就花光了父母留下的所有积蓄。她尝试过找工作,但缺乏专业技能的她只能从事一些低薪工作。这与她曾经挥霍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她无法忍受。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路过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看着信众们虔诚地跪拜,不断往功德箱里投钱,倩华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这些和尚尼姑,不过是一些会说话的骗子罢了,却能骗得众人心甘情愿地奉上钱财。"她暗自思忖,"我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

倩华开始频繁光顾这座寺庙,暗中观察寺庙中的一举一动。她注意到尼姑与信众交谈的方式,记下了那些看似神秘实则模棱两可的话语。更令她感兴趣的是,那些尼姑如何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套话,就能说出信众的基本情况。

离开寺庙后,倩华并没有立刻行动。她先是到图书馆借阅了大量关于佛教、道教的书籍,研究其中的术语和基本教义。又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入门的心理学和催眠术书籍。

三个月后,倩华决定试水。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租下一间小屋,挂出了"灵通法师"的招牌。为了增加可信度,她剪短头发,穿上简朴的灰色衣服,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修行人形象。

第一位求助者是一位中年妇女,为女儿的学业而来。倩华观察到她穿着朴素却整洁,手上的婚戒已经有些磨损,推断她家境应该不错但不算富裕。通过简单的寒暄和提问,她很快掌握了足够的信息。

"我看到你女儿最近学习确实有些不顺。"倩华闭目沉思片刻,睁开眼睛说道,"这是因为有一股阴气缠绕,影响了她的思维。我需要做一场法事,驱散这股阴气。"

法事结束后,中年妇女感激地塞给倩华一个红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千元。对于初出茅庐的倩华来说,这是一笔意外之财。更让她欣喜的是,一周后,中年妇女又来了,说女儿的成绩真的有所提升,还带来了几位朋友。

倩华的名声开始在小范围内传播。她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话术和表演技巧,让前来求助的人深信不疑。随着求助者增多,她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03

一年后,倩华决定扩大规模。她找到一个偏僻但交通便利的地方,利用积攒的钱建造了一座小型寺庙。为了增加可信度,她正式剃度,取法号"慧明",自称是某知名寺院的弟子。

寺庙开张的第一天,倩华就碰到了一个贵人。一位名叫老赵的生意人,因事业不顺而来。她按照惯例分析了老赵的情况,做了一场"驱邪"法事。没想到一个月后,老赵的生意真的好转了。他感激涕零地回来答谢,还带来了丰厚的香火钱。

"大师,我这次带来了五万块钱,还有几位朋友也想来拜访您,他们都是做生意的,最近都遇到了一些麻烦。"

倩华暗自高兴,却故作矜持:"香火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至于你的朋友们,可以带他们来,我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老赵的朋友们很快就来了。这些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成功人士,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香火钱,也带来了更多的人脉。倩华的寺庙很快就成了当地富商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一些初尝甜头的商人,甚至开始投资扩建寺庙,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神佑"。

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信众,倩华开始招收弟子。她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要,而是特意挑选了九名年轻力壮、相貌堂堂的男子。这些人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文化程度不高,容易被洗脑。

倩华给这些弟子定了严格的规矩。首先,必须绝对忠诚于她;其次,要学会她教的那套话术和表演技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外人绝对保密。作为回报,倩华承诺给他们丰厚的分成。

在倩华的指导下,这九名弟子很快就掌握了骗术的精髓。他们被分派到不同的位置,有的负责搜集信息,有的负责表演"神迹",还有的则扮演成功案例,向新来的信众现身说法。

一位富商李总在投资失败后来到寺庙求助。倩华早已通过弟子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她装作得到神启,说李总被"财煞"所困,需要做一场特别的法事才能转运。

"这场法事需要准备一些特殊的材料,"倩华严肃地说,"包括一些珍贵的香料和符纸,成本大约是十万元。法事之后,您的财运就会慢慢好转。"

李总二话不说,当场拿出现金,请求尽快举行法事。倩华暗自窃喜,却表现得异常谨慎和认真。法事的过程中,她念念有词,挥洒符水,点燃香烛,一系列复杂的仪式看得李总目瞪口呆。

事后,李总的生意确实有所起色,尽管这完全是巧合。但他将这归功于倩华的法事,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香火钱,还介绍了更多的富商前来。倩华的名声因此越来越大,信众也越来越多。

04

转眼三年过去,倩华的寺庙已经扩建了三次,规模越来越大。寺庙里每天都是香火不断,前来求助的人络绎不绝。她的九名弟子也越发得心应手,配合她演出各种"神迹"。

倩华发现,男性信众对她似乎有着特殊的信任。尤其是那些中年富商,不仅出手阔绰,而且对她言听计从。她开始利用自己的美貌,穿着既符合尼姑身份又隐约透露女性魅力的衣服,在与这些富商交谈时适时展现亲和力。

为了进一步控制这些富商,倩华发明了一套"驱邪秘法"。这种所谓的秘法,实际上是利用一些含有轻微致幻成分的香料,让信众处于半催眠状态,从而更容易接受暗示。

起初,这种秘法只用于少数几个特别重要的信众。后来,随着效果显著,倩华开始扩大使用范围。她甚至给这种秘法起了一个神秘的名字——"天机通灵法"。

"这是祖师爷亲传的秘法,"倩华对信众们说,"只有通过特殊仪式净化过的人才能接受。而且这种秘法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效果最大化。"

一位资深信众王董事长,生意上遇到了重大危机,急需资金周转。他听闻倩华的"天机通灵法"神奇无比,便不惜重金求助。

倩华将王董事长带到一个特殊的密室。密室内摆放着各种奇特的法器,墙上挂满了符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香味。

"王施主,请先喝下这杯净化茶,然后闭目静坐,感受宇宙能量的流动。"倩华递给他一杯颜色古怪的茶水。

王董事长毫不犹豫地喝下茶水。很快,他感到头脑有些昏沉,视线也变得模糊。

在这种状态下,他隐约看到倩华开始脱下外袍,露出里面的贴身衣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