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天津市文联

“从乡村到城市的当下书写——从《赶路》出发”

阅读分享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

2025年3月20日下午,《文学自由谈》杂志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多功能厅举行“从乡村到城市的当下书写——从《赶路》出发”阅读分享活动。活动由《文学自由谈》杂志、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本次活动也是《文学自由谈》纪念创刊40周年走进高校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天津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武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卫东,与《文学自由谈》主编、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狄青,以“从乡村到城市的当下书写——从《赶路》出发”为主题,就武歆长篇小说《赶路》同与会的大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座谈。天津市作协文学院副院长周丛敬,《文学自由谈》编辑齐珏和来自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本、硕、博学生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据介绍,2024年年末,武歆的最新长篇小说《赶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赶路》以天津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为背景,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跨度中,讲述了主人公纪洪寿从山东乡村来到天津谋生,由手工业作坊的学徒,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技术工人的故事。该小说在书写天津机器制造业历史和工人生活的同时,也呈现了天津工业诸多行业的历史和工人生活,描摹出工人群体背后的社会众生相,洋溢着浓郁的天津市井风情,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社会工业题材作品。

活动中,武歆作关于长篇小说《赶路》创作谈的发言。他表示,文学作品要体现自我视角,主要看四个点:能不能提供新的审美经验、能不能提供新的价值观、能不能塑造鲜活的人物、能不能设置独特的人物关系。要创作好作品,需要有步骤,在独特价值观的基础上,新的审美经验也会随之出现。

狄青以《赶路》的写作方式为切入点,就当下文学创作中的乡村与城市书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赶路》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深刻体现了文学创作应深入挖掘城乡变迁背后的人性与社会现实的重要性。《赶路》不仅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奋进,也反映了当下文学创作中乡村与城市之间撕扯不断的内在联系。

刘卫东教授从学术角度,探讨乡村与城市书写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他认为《赶路》可以称为“天津平民史诗”,细节饱满充分,与传统“津味小说”相比,有其独特的魅力。他具体分析了小说中的场景,鼓励学生关注当下文学创作新趋势,拓宽研究视野。

此次活动由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宝东主持。周宝东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赶路》这部作品,更让大家对当下文学创作中的乡村与城市题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尤其是为有志于从事创作的同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青年学生应努力挖掘津派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入生活,拓宽视野,为今后的文学创作积累宝贵的财富。

《文学自由谈》主编、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狄青表示,在《文学自由谈》创刊40周年之际,杂志邀请著名作家、知名学者走进高校,第一场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很有意义。《文学自由谈》多年来始终坚持严肃的文学批评,保持鲜明的办刊特色,不断发挥“文艺批评轻骑兵”的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邀请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走进高校,走入书店,走向基层,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为广大读者服务。

活动开始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静、院长赵利民同与会嘉宾进行了座谈,并对《文学自由谈》纪念创刊40周年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赶路》

武 歆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天津市文联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2025年,作家出版社为读者准备了这些好书

《在 或不在》:“最美的书”到底有多美

新书推荐 | 《大海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渔业史与航运史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