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军阀中,刘文辉的势力无疑是最为庞大的,他掌握着川军的大半兵力,这次更是倾尽全力在大凉山布下了重重防线,试图阻挡红军的前进。然而,红军的英勇与决心超乎想象,他们已经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眼下,红军正面对着由许剑霜率领的川康边防军第16旅镇守的第二道防线。在5月的某天,一个身穿国军制服的人突然出现在许剑霜的指挥部,他手持一封信,声称是老友所送。许剑霜心中惊讶,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这位信使,试图从他的脸上读出些什么。然而,信使只是默默地递交了信件,没有多说一句话。
许剑霜打开信件,发现是刘伯承的来信。信中,刘伯承请求他能够让路,允许红军通过大凉山。许剑霜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个决定的重要性。他曾在刘伯承的麾下任职,受过刘伯承的关照,对共产党也心存同情。
然而,这个决定并非他一人能够做出。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情感倾向,还有整个川军的利益和上级的命令。因此,他决定先与上级刘元璋商议,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参谋对许剑霜的提议表示担忧,他深知刘元璋作为刘文辉的侄子,立场难以预测。如果刘元璋反对此事并将消息泄露给刘文辉,那么红军和许剑霜都将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面对参谋的疑虑,许剑霜思考了一番。
最终他决定亲自与刘元璋以及川军中的其他关键人物进行沟通,希望能以理服人,让他们理解并支持红军的过境。参谋看着许剑霜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困惑更甚。他不明白,为何许剑霜会如此冒险,甚至不惜与上级产生冲突。
这时许剑霜迅速给刘伯承回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决定和计划,并将信件交给了参谋,嘱咐他务必尽快送达。
其实许剑霜与刘伯承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他们过去不仅是上下级,更是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良师益友。许剑霜在讲武堂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川军第二混成旅第一团,在刘伯承的麾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刘伯承的悉心关照和指导,让许剑霜在军事技能和领导能力上得到了迅速提升。
1923年,刘伯承因伤赴成都治疗,期间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在北伐战争中,刘伯承指挥了泸州起义,许剑霜所在的部队也积极参与了反军阀斗争,为起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许剑霜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他升任为团长,并在刘伯承的指导下,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最终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四一二政变后,刘伯承与许剑霜这对战场上的好搭档,依然坚定地站在反抗反动势力的最前线。在一次紧急关头,许剑霜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刘伯承成功突围,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为了继续战斗,许剑霜选择暂时加入贵州军阀,以此为跳板,静待时机。
几年后,许剑霜与旧识刘元璋意外重逢,并决定加入刘文辉的军队。1935年,刘伯承率领的红军进入德昌,打听到此地是许剑霜在负责防守,便叮嘱手下不要开火。
而许剑霜也得知刘伯承彼此的使命是穿越大凉山,所以他试图说服刘元璋等人放行红军,让他们顺利通过防线。然而,除了刘元璋外,无人相信他的说辞,甚至有人以间谍罪控告他。幸运的是,在刘元璋的暗中帮助下,许剑霜逃脱了险境。而此时,刘伯承也已经顺利的率领红军穿越了大凉山,继续踏上了革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