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的一天,西南军区的军政首长贺老总、邓公进京汇报工作,见到毛主席后,发现主席脸色有些差,正准备询问,毛主席已先开了口:你们说,中国有几个台湾啊?这话让贺老总摸不着头脑,愣住没有回答。
主席见状自己接着说:看来是有两个,大台湾在福建以东,还有个小台湾,在你们西南,小台湾是通大台湾的,不可等闲视之。
言罢,主席将一张内参报纸递过去,贺、邓接过一看,上面转载了美联社的报道《傅秉勋在“匪军”后方黑水拉起十万大军》,这才明白主席说的是什么。贺老总当即表态,会从重从速歼灭这股叛军。随后在西南军区的大力进攻下,国庆那天,捷报就呈到了中央的案头。
说起来这个傅秉勋曾是我党的一员,后来叛变成为国民党中将,但在1947年又被国民党通缉。这样一个曾被两党所不容的人,为何最终能掀起这样的声势呢?
说到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传奇特工郭汝瑰,而傅秉勋与郭汝瑰的关系很深,早期有很多经历还是重叠的。
郭汝瑰是四川军阀郭汝栋的堂弟,傅秉勋是郭汝栋的妹夫,算起来两者有些亲戚关系。
川军大部分投向蒋介石后,郭汝栋为加强捆绑,就介绍郭、傅两个亲戚一起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在革命气息浓郁的环境中,郭、傅都进步得很快,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只是等他们毕业回到郭汝栋麾下不久,反动派已掀起反革命政变。郭汝栋迫于压力,也在自己队伍中“清党”,至于两个亲戚,郭汝栋就安排到日本留学,先避避风头。
郭汝瑰晚年回忆:当时还自以为得计,岂知这成了我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走了十几年的弯路。他不愿与红军为敌,即便从日本回国,也是到军校中去工作。傅秉勋则不同,他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退党,继续留在郭汝栋的43军中任职,并参与过对红军的“围剿”。
全面抗战爆发后,傅秉勋已是43军26师76旅151团团长,随部参加淞沪会战。这一战43军伤亡非常大,撤退到江西彭泽休整了很久,一年后再参加武汉会战,再次遭遇重创。
让郭汝栋等人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对于这种“杂牌”部队一直有警惕心理,补充方面卡得很严。1938年9月,武汉会战还没有结束,损失过大的43军直接被撤销番号,很多人因而失去“饭碗”。
虽然傅秉勋还是混了个第28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的职务、能领点薪水,但国民党内部的互相倾轧让他明白,别的都是虚的,只有真金白银最可靠。于是他开始拼命捞钱,迅速堕落腐化。
此后傅秉勋担任过21军147师副师长、110军104师师长等职,无论身处何方,他的脑里还是只有两个字——捞钱。
甚至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后,他看出形势不对,将十多根金条军费全部席卷跑了,带着几百人躲到川西深山里去当土匪。这把蒋介石气得够呛,宣布开除其国民党籍和黄埔学籍,并下令在通缉傅秉勋。
不过俗话说得好啊,形势比人强,时间进入1950年后,国民党残余力量焦头烂额,也没那么多心思管什么通缉不通缉的。
傅秉勋找到保密局特务周迅宇联络时,周见他有一定实力,立即跟他结拜为兄弟。并为他联系上了毛人凤。
毛人凤正愁自己做不出成绩被老蒋责骂,听说有人要反共,当即大喜,请示老蒋过后撤销了对傅秉勋的通缉令,并恢复其党籍、学籍,希望他继续兴风作浪。
傅秉勋胆子很大,准备带着自己这几百人加上保密局的暗线搞出点事情来,周迅宇却担心召来解放军的大举进攻,就说还是先潜伏比较好。
见道不相同,傅秉勋独自率部制造了“马尔康血案”后,就带走一部电台朝着黑水一带而去。此处易守难攻,匪患众多,并且当地最有势力的藏人首领道尔吉桑巴(汉名苏永和)是个骑墙派,他有把握争取。
早在红军长征时期,苏永和就表现过一次反复,他表面同意过境,但红军毫无防备地行军时他又带人突袭,导致死伤众多。
解放大西南的过程中,我军表示既往不咎,苏永和却一直担心昔日的事情被拉出,因而表面拥护新政府,实际仍跟国民党勾勾搭搭。傅秉勋等人跑来时,苏永和就选择了庇护。
暂时安定后,傅秉勋依靠昔日川军将领的身份,去教唆起义的川军反叛。有些人被迷惑,真的被拉了过去,再加上国民党溃败的散兵游勇,傅秉勋、苏永和很快聚拢了7000多人。
傅秉勋通过电台向台湾汇报了“成绩”,蒋介石大喜过望,任命傅秉勋为“反共突击军249路军”中将总指挥,苏永和为副总指挥兼摩梭宣慰使司,其部下辖15个纵队、4个独立支队以及若干大队。
这时美国也在朝鲜战场吃了亏,听闻大陆还有一支可以利用的部队后,立即联合蒋介石给予其支持,数次空投武器弹药。
得到“奖赏”,傅秉勋、苏永和更加卖力,四处制造混乱、多次袭击部队。他们专挑人数较少的公安下手,如袭击沙坝留守处的公安2团5连1排,使一个排的指战员牺牲;还有袭击杜家坪的公安2团12连,连长赵新之不幸牺牲;
最胆大的一次,他们组织了上千人攻打懋功县,力量不足的守军被迫撤退,城内的数名进步人士、一位受伤的排长被害...由于西南军区的重心放在支援朝鲜前线事宜上,没能及时作出反应。
1952年6月13日,美蒋进行了一次力度极大的空投,包括12部电台、50套密码本、大批枪弹弹药、6名特务等。
傅秉勋一看上级如此重视,心中也生了底气,称黑水是“陆上台湾”,叫嚣:只要盟军和国军登陆,我率领的十万黑水大军,一夜就可踏平重庆和成都。
与之有勾结的美国人在报道上渲染这些消息,企图打击我国士气。所以毛主席才非常生气地让贺老总、邓公迅速处理。
贺老总、邓公回到西南立即着手部署,先是发布通缉令,随即调动11个团两万余人兵力,并专门派出一架运输机、五架轰炸机、四架战斗机来配合,确保一战功成。
在行动即将展开时,毛主席特意致电叮嘱:就本年度的军事大事来看,抗美援朝第一,西藏安定第二,黑水剿匪第三。
中央如此重视,西南军区也不敢怠慢,7月16日,进攻部队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均已到达预定位置,各部为能适应情况,还做了几天的强化训练。
而美蒋获悉解放军的动作,也紧急空投了八挺重机枪、八万发子弹、四十枚手榴弹等物资。叛军收到后,叫嚣要与解放军分个高下。
只是嘛,过度的乐观不代表真正的实力,7月20日解放军从三个方向正式发起进攻,只用了5天,各路部队就在敌老巢麻窝胜利会师,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接下来就是针对山林中的土匪叛军“清剿作战”,我军以8个营的兵力展开地毯式搜索,到8月中旬时,只剩傅秉勋、苏永和两个匪首还在率领少量人马顽抗。
此时他们的粮食、物资已近告罄,战心更是全无,考虑到当地的复杂情况,我军还是对苏永和这个少数民族头领进行了招抚。8月31日,苏永和在妻子的劝说下投降,宣誓永远不背叛党和国家。
至于傅秉勋,躲了这么久只能吃些草根、树叶,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投降,就一路跑到安曲独马寨。
此时寨子里贴满抓捕傅秉勋的公告,傅秉勋和其警卫连长陈万林用伪造的证件,化名“唐有余”、“陈志先”行动,一开始也没人怀疑,但傅秉勋拿出金子想要换取食物,这就让当地人感觉不对。
土司听说后认为两人应该是国民党特务,派人将其抓获。傅秉勋嘴很硬,一直没透露身份,土司见状,决定将二人送给贡汤活佛。
傅秉勋曾因拉拢贡汤活佛不成,派人刺杀过,心知落在对方手里,自己讨不着好,不如一死反而解脱。因此在押送的过程中,他故意坠马落水,溺死而亡。
傅秉勋虽然死了,但当时身份还没揭晓,众人只以为他叫“唐有余”。等解放军得知消息派人过来调查后,才从认识他的人口中确认,这就是一直在追捕的匪首,黑水作战得以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