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位公子得了风湿病,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整天瘫卧在床上。被派去取药的小长工偷懒,随便折了几条桑树枝煎药,李公子竟然能下地走动,病全好了。
财主的儿子患上风湿症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眼看着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无法动弹,只能在床上躺着,财主夫人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家财万贯的财主什么都不缺,唯独拿儿子的病没办法,他急的整天上火,直到有天听说南山外的一个老中医包治百病,这才打起了精神。
他叫来家中的小厮,让他去将老中医请过来治病,小厮不敢耽搁,很快就从老中医那里拿来了药方。
药方是求来了,可是连吃了很长的时间,公子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整天无精打采,下不了床。
财主叹息不已,心中却也逐渐失去了希望。
到了寒冬腊月,小厮照旧要去山中取药给财主儿子煎服,然而天气实在太冷,大雪封山,跑二十里地去拿几服药,寻常人哪里受得了这种折磨。
眼看着财主儿子的病一天天耗下去,小厮心中也认为这病根本治不好,于是索性在路边折了些桑树枝,直接打道回府。
小厮不懂中药,但他负责去求药煎药,照顾公子,这些事情旁人插不了手,所以大家也就没有发现异常。
一天两天过去了,小厮发现没人察觉,便每次都偷懒取巧,从桑树上折下树枝带回去。
谁知道,就是这个举动,竟然让财主儿子的病有了起色。
吃了一段药之后,财主儿子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风湿症状减轻,也能够试着下床。
财主大喜,不断赞叹老中医的药方管用,然而听到这话的小厮却出了一身冷汗,生怕事情败露。
终于有一天,老中医带着满腹疑惑找上了门。
原来,他发现财主许久都没有派人来取药,也不清楚公子的病情是好是坏,这才亲自上门。
所幸小厮机灵,在门口碰到了老中医之后,急忙将他拉到了一边,将事情和盘托出,只请求对方不要告发自己。
老中医行医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怪事,他和小厮做了交易,只要对方带他去看那枝“神奇”的桑树枝,他就保守这个秘密。
在小厮的带领下,老中医终于发现了这味特殊的药材,这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灌木,最高也不过一米多长,看起来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却是治疗风湿的良药。
老中医如获至宝,急忙将它采回去仔细研究,还根据它的特性,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就叫作“桑寄生”。
这就是“桑寄生”的由来,谁也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偷懒,竟然让一种珍贵药材意外问世,只能说财主儿子也算是撞了好运。
中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中药材大多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只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和搭配来调和,就能够得到治疗病症的效果。
中药看似神奇,背后实则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资料来源:因“桑树”而得名的一味中药——桑寄生 ——蚕桑科普系列(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