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历史事件改写,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谁敢动他一根汗毛,朕灭他九族!”
朱元璋站在龙椅前,脸色铁青,声音虽然不高,但每个字都像带着刀锋,砸在金殿上,震得众人一阵哆嗦。他死死盯着被村民押送到殿中央的男人,眼中透着复杂的情绪,既是震惊又是喜悦,甚至还有一丝恼怒。
而跪在地上的村民,已经吓得冷汗直冒,脑袋贴着冰冷的地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事情要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说起。前几天,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人。头发乱得像鸟窝,衣服破得快遮不住身子,满脸风尘,看着像是从哪儿逃出来的难民。他靠在村口的一棵老树下,双手抱着膝盖,像是饿极了。
村民开始没在意,毕竟战乱刚刚平息,这年头饿死的人多,流浪的更多。可有人路过的时候,发现这个人虽然衣服破,但腰杆挺得直,眼神里竟有种压不住的劲儿,怎么看都不像个普通难民。
“这人哪来的?是不是哪儿的逃犯?”村民们开始议论,有人害怕,也有人好奇。
村里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辈看了一眼,低声说:“不对劲,这人站着不像普通人。你们瞧瞧他的手,像干过粗活的吗?我看,像是大人物落难。”
“大人物?一个落难的能算什么人物?”年轻的村民撇撇嘴,但眼里也透着几分不安。
这年头,朝廷刚立稳脚跟,到处都在抓什么乱党、乱臣、奸细。村民们也怕惹上麻烦,最后大家一合计,决定把这人绑了,送到京城去,直接交给朝廷,“甭管是不是坏人,咱们问心无愧。”
押解的路上,这群村民越看这个人越觉得蹊跷。他虽然不多说话,但走起路来却稳稳当当,饿了喝口冷水,困了靠树眯一会儿,从头到尾没抱怨过一句,甚至脸上连慌乱都没有,反而时不时抬头看天,像是在想着什么事。
“喂,你到底是谁啊?”有个年轻村民忍不住问了一句。
“一个路人罢了。”他淡淡回了一句,声音很低,但听着却像没什么好怕的。
“路人?嘿,那你路过咱村干嘛?”
男人抬头瞥了他一眼:“路过有水喝,有树乘凉,还能歇歇脚,不行吗?”
这话听着没什么毛病,但不知道为什么,村民们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再看看他那双眼睛,透着精明和冷静,哪里像是个普通人?
“我说,要不咱别送了,万一真是个好人……”有人开始犹豫。
“拉倒吧,送到京城,交给皇上去看!咱普通老百姓,别瞎操心。”领头的壮汉咬咬牙,继续赶路。
几天后,他们终于到了京城。这一路下来,大家早就被这人的气势搞得有点心虚,再走进气派的皇宫,见到那些明晃晃的刀枪和威风凛凛的禁军时,腿肚子都有点打颤。
“跪下!见皇上不得无礼!”太监一声喊,村民们全都跪成一片,连头都不敢抬。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微微一皱,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这群人,又看向被押送的男人,问:“这是怎么回事?”
村民们赶紧磕头,支支吾吾地说了事情经过。可朱元璋越听脸色越不对劲,等听到这个人长什么样时,他猛地站了起来:“带他上来!”
男人被押到殿前,绳子还绑在手腕上。朱元璋看清他的脸时,先是一愣,接着脸色变得复杂起来。他盯着对方,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又有点说不出的心疼。
“你……怎么会是你?”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里有点不可思议。
男人抬起头,跟朱元璋对视,嘴角微微动了动,但没说话。
“还愣着干什么!快给他松绑!”朱元璋突然对旁边的侍卫吼了一声,声音大的像打雷。
侍卫们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把绳子解开。村民们这下彻底慌了,纷纷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陛下饶命!我们真不知道他是谁啊!”
朱元璋看了他们一眼,摆摆手:“行了,你们是好心送人,也没错,朕不怪你们。下去吧,领些赏赐,算是辛苦路费。”
村民们哪还敢抬头,连连磕头谢恩,扶着彼此匆匆退了出去。
殿里只剩下朱元璋、那男人,还有几个心腹侍卫。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朱元璋盯着男人看了好久,才开口:“你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当年不是好好的,怎么突然……?”
男人叹了口气,语气平淡:“陛下,世事无常,臣也没想到会有今日。但说到底,臣还活着,就得来见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