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强和苏婉结婚十年,两人从一无所有到慢慢有了小家庭,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彼此扶持,家庭生活一直充满温暖。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李强的生命,也让苏婉的世界崩塌。

丈夫的离去让她痛不欲生,在整理遗物时,她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让她的情感世界再次掀起波澜。



在这座车水马龙、满是喧嚣的城市里,李强是无数普通工程师中的一员,任职于一家颇具规模的机械制造公司。

公司承接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他常常在堆满图纸的办公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对着电脑反复模拟机械结构,核算各项数据。

为了赶进度,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每次拖着疲惫身躯从公司出来,街道早已被夜色笼罩,路灯散发着昏黄光芒。即便工作如此忙碌,李强对家庭的那份上心从未改变。

苏婉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任教,是孩子们眼中亲切又负责的老师。

她教语文,每次备课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从生字词的讲解到课文意境的剖析,再到课后拓展阅读的设计,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

在课堂上,苏婉用温柔的嗓音、生动的讲述,将孩子们带入知识的奇妙世界,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她还特别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总能及时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耐心开导。

两人经朋友介绍相识,相似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很快走到了一起。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没有丝毫抱怨,而是携手并肩,努力打拼。李强为了多争取项目奖金,主动承担更多工作;苏婉也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补贴家用。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住在不大的出租屋里,家具陈设也十分简单,但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日子有滋有味。周末的清晨,李强会早起为苏婉做一顿简单却充满心意的早餐,有时是香气四溢的三明治,有时是热气腾腾的面条。苏婉则会依偎在李强身旁,讲述学校里孩子们那些天真无邪的趣事,两人欢声笑语,驱散了一周的疲惫。晚上,他们会一起窝在沙发上,看一部喜欢的电影,或是分享彼此的梦想与憧憬,相互鼓励,为未来的生活描绘美好的蓝图 。

“强子,这个月又加班了吧?咱们是不是该歇歇,带小宇出去玩玩?”一次饭后,苏婉心疼地看着满脸疲惫的李强。

“等这段时间忙完,一定好好补偿你们娘俩。”李强笑着捏了捏苏婉的手,“现在再辛苦几年,把房贷还清了,咱们的日子就轻松了。”

苏婉知道,李强从来不是那种贪图享乐的人。他努力赚钱,不仅为了家庭的未来,也为了让她和孩子过得更好。平日里,他节俭到极致,舍不得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却总想着给家里添点什么新的电器,或者为儿子小宇的学习报个兴趣班。

然而,这样一个踏实能干的丈夫,却在一次出差途中遭遇了意外。

那天,苏婉接到交警的电话,得知李强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电话掉在地上的瞬间,苏婉感觉整个世界都天旋地转。她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那个每天回家都会给她和孩子带笑容的男人,竟然永远离开了。



李强去世后,苏婉整日以泪洗面。亲戚朋友劝她节哀顺变,可每当看到家里那双他来不及换的拖鞋,或者听到儿子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时,苏婉的心都会像针扎一样疼。

为了让生活尽快恢复平静,苏婉决定整理一下李强的遗物。她翻开他的柜子,发现里面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和生前一模一样。每件衣服,她都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放在鼻尖闻了闻,那熟悉的气味让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她打开李强的办公包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小信封,信封上写着“重要文件”。苏婉好奇地打开,却发现里面是一些转账记录,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累计起来有好几万。

“这些钱是转给谁的?”苏婉疑惑地翻看记录,收款人名字是“赵玉兰”,一个她完全陌生的名字。

旁边还有几张照片,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活照,十来岁的样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背景是简陋的乡村。女孩的眼睛和笑容,莫名让苏婉觉得眼熟。

她紧紧抓着那几张照片,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她努力回忆,试图找到这张脸熟悉的来源,但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苏婉将转账记录和照片放在桌上,盯着看了许久,喃喃自语:“这个孩子是谁?李强为什么一直在资助她?”



苏婉看着那几张照片,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小女孩的眼神让她感到熟悉而又陌生,仿佛藏着什么难以触及的记忆。她翻遍了李强的遗物,想找到更多的线索,却发现除了这些转账记录和照片,再没有任何说明。

那个名字——赵玉兰,成了她心中的一个谜。

第二天,苏婉拨通了银行的电话,试图通过转账记录找到更多信息。然而,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收款账户属于农村信用社,具体信息无法提供。

“农村信用社……”苏婉喃喃自语。她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照片的背景是一处简陋的乡村,会不会和这个线索有关?她决定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哪怕答案可能让她更加难受。

苏婉拿着照片,向李强的同事询问,但所有人都表示不清楚。“李强工作忙,又是个嘴严的人,我们平时就算聊家常,他也不会提起这些事。”同事的回答让苏婉更加迷茫。

为了弄清真相,她找到了一家做寻人业务的小公司,把照片交给了他们,并说明了自己的疑惑。公司工作人员分析照片后告诉她:“这应该是某个偏远山区,房屋建筑和环境看起来像是西南一带,您可以从这里开始查起。”

苏婉没有犹豫,带着照片和记录,独自踏上了去西南的旅程

经过几天的辗转,苏婉终于在一所乡村小学找到了线索。校长告诉她,这个小女孩的确叫赵玉兰,是学校里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虽然家境困难,但性格开朗,学习努力。

“赵玉兰的学费一直是有人资助的,不过这位好心人从未露过面,每次都是直接把钱打到学校的账户上。”校长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激,“这个孩子如果没有那位好心人,可能早就辍学了。”

听到这里,苏婉的心里五味杂陈。她从校长那里要到了赵玉兰家里的地址,决定亲自去见一见这个女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