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网友说叶挺离开了党10年,如果参与授衔,很难评上元帅。

最主要的依据是周士第离开了党6年,本来是妥妥的元帅资格,却成为了上将。

网友那么想,也不无道理。因为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周士第的队伍很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比朱老总还高。三河坝狙击战,第25师就是周士第的,如果他留下来,以后的地位可想而知。但关键是周士第要离开队伍去上海寻找党组织,于是千斤重担就给了朱老总了。



但又不能简单地这样类比,因为南昌起义的部队有20000多人,周士第只是其中3000人,而且第25师并不全是周士第的,在南昌起义之前,周士第是第25师的73团团长,来到南昌后,周士第才被任命为25师师长。

我们可以说,没有周士第,解放军的历史也可以书写;但如果没有叶挺,解放军的历史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始说起,因为解放军的历史真的要从叶挺开始说起。



一、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是由叶挺统领

1924年11月初,在征得孙中山先生的同意后,周恩来在广州负责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一支革命武装。

1925年底,以铁甲车队为基础,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也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叶挺为该团团长。



第四军之所以有铁军的称号,完全是叶挺过人的军事天赋,在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威名远震,叶挺的名气早就打出去了。

要追溯人民军队的最初历史,必然绕不开叶挺。



二、南昌起义的部队绝大部分和叶挺是有关联

南昌起义的2万多部队,除了贺龙第20军共计7000多人,归贺龙统辖外。

其他部队可以说都和叶挺有关。

第11军24师,共计5500人,本身就是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统辖;

第11军25师73、75两团3000人,师长周士第;第11军第10师,共计5000人,师长蔡廷锴;他们当然也也听11军副军长叶挺的。

因此,实际算起来,叶挺的部队有13500人,差不多是贺龙元帅部队的一倍,而且全部是战斗力强大的正规军,叶挺手下的骨干人物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军校学生毕业。

要说人民军队建军的南昌起义,必然也绕不开叶挺的贡献。



三、红四军之所以叫红四军也和叶挺有关

叶挺的名气太大了,在我军初创时期,极具影响力!

为什么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后,要将“工农革命军第1军”改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即大名鼎鼎的红四军,而不选择叫做红一军、红二军或者红八军呢?

按照官方解释,朱毛将自己的军队命名为“第四军”,是希望打造一支像北伐军“第四军”那样英勇善战的钢铁之师,用刘伯承的原话就是:为了继承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第4军“叶挺独立团”的光荣传统。



毛主席和朱老总创立的部队,就是打出共产党自己旗号的第一支武装,他们也要继承“叶挺独立团”的光荣传统,可见叶挺对于人民军队影响之深远。



可以说,从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到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再到打出共产党旗号的红四军,人民军队重大的事件,都和叶挺有莫大的关联,他授衔,如若不能为元帅,是不可能的,这不应有争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