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睡觉时打呼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甚至认为打呼噜就是睡得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打呼噜并非都是生理性的,它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偶尔因喝酒或白天过度劳累而打呼噜,这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出现以下症状,就需格外当心:被自己的呼噜吓醒、睡觉时觉得憋气、醒来后口干头痛、白天困倦、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很可能预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伴随打鼾等症状。该病症会导致人在睡眠时气道阻塞,引发短暂呼吸暂停。对于儿童而言,睡眠打鼾通常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及肥胖等因素有关。
哪些因素会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首先,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诱因。脂肪堆积导致上气道周围软组织增多,管腔变窄,睡眠时容易塌陷阻塞气道。其次,上气道解剖异常也是发病原因之一,包括鼻腔疾病(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以及下颌后缩或小颌畸形。随着年龄增长,咽部肌肉松弛、上气道顺应性增加,也会提升发病风险。另外,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也可能导致上气道狭窄。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肌肉松弛剂)也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和肌肉活动,从而加重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还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乃至猝死等多系统损害紧密相关。约5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伴有严重心律紊乱。该病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及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对于儿童而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睡眠障碍、面部发育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首先,侧睡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减轻打鼾。当人仰卧时,软腭更容易塌陷至舌头和上喉咙处,从而引发打鼾。而侧卧则有助于减轻气道受阻,缓解打鼾症状。其次,减轻体重也能减少对气道的压迫,有助于改善打鼾。此外,保持规律睡眠、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也有助于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该设备能保持气道开放,显著减少夜间呼吸暂停,提高睡眠质量。
口腔矫治器也可帮助改善轻度至中度患者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穴位如阴陵泉穴、丰隆穴、中脘穴和天枢穴等,具有祛痰、调理脾胃、宣肺等功效,可能对治疗打鼾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