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三高”人群增加,使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根据研究显示,每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90%,导致死亡的概率高达73.4%。

急性心绞痛发作时

应使用什么急救药物来救命呢?

01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在劳累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剂后消失。

02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大约3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当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患者和家属经常感到手忙脚乱,不知道该使用哪种药物更为合适。有时甚至会连续服用多种药物。这种没有选择性地乱用药物存在很大风险,急救药物用不对,不但不救命,反而可能致命!

1.硝酸甘油:



冠心病常备药,心绞痛急性发作首选药

(1)作用机制:能扩张全身静脉和动脉,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为明显。

(2)如何服用:舌下含服0.5mg经口腔黏膜迅速吸收,2~3分钟起效,5分钟即达到最大效应。如果舌下含服5分钟后,症状还没有改善,则应再服1次。如果15分钟内总用药量达到3片,疼痛仍然持续,则应立即就医急救。

(3)注意事项:使用硝酸甘油时应从小剂量开始,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和心率加快,进而诱发或加剧心绞痛。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高压以及对硝酸甘油过敏的人应禁止使用。

(4)如何贮藏:硝酸甘油应保存于棕色的小玻璃瓶中,避光保存,瓶口塞有纸团或者棉絮,以免吸湿受潮而导致药物失效。

2.速效救心丸:



当患者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家里没有硝酸甘油的话,应迅速含服速效救心丸。冠心病高危患者应随身携带

(1)作用机制: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脏、降低血黏度、解痉镇痛,主要成分由川芎、冰片组成。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2)如何服用:每次舌下含服4~6粒,但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应一次性含服10~15粒。速效救心丸需采用舌下含服法,若为了让它更快地发挥作用,可嚼碎后再放到舌下含服,但不宜送服,送服起效慢且药效下降。服用速效救心丸时坐着服用比站着或躺着效果好。因为坐着服用速效救心丸,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病情。如果用药10分钟症状不缓解,可再含服1次,若连服2次仍不缓解,须立即送最近的医院急救。

(3)注意事项:主要副作用是头痛、头晕和面部潮红,但这些症状都较为轻微,会慢慢自行消退。

(4)如何贮藏:≤20℃的阴凉干燥处进行贮藏,如果发现药物变软、变黏、变色,应当及时更换以免影响药效。

3.阿司匹林肠溶片: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急性心梗嚼服可救命

(1)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2)如何服用:平时用:使用小剂量100mgQD,急救用:300 mg嚼服。急救时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禁忌症有阿司匹林过敏、哮喘、血友病、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及其他潜在出血患者。

4.复方丹参滴丸:



用作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中成药急救用药

(1)作用机制: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防治心绞痛发作。

(2)如何服用:可口服也可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急救时,推荐剂量为10粒/次,舌下含服,5min后未缓解可再服用10粒或改用硝酸酯类。

(3)注意事项:丹参滴丸是一种扩张血管药物,因此口服对一般性的心绞痛、胸闷气短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对于心梗,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用处就不大了。如果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第一选择是使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如果没有这些可选用复方丹参滴丸急救,可以使用20粒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化。除此以外,还是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5.宽胸气雾剂:



替代硝酸甘油缓解冠心病心绞痛首选药物

《指南》对宽胸气雾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用药上进行了推荐,宽胸气雾剂作为一款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急救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得到广大中医、中西结合医生的广泛认可。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是保护身体的基础。确诊后,应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以控制风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希望大家重视心脏健康,远离心绞痛。

急救药物虽需常备

但定不能滥用、乱用!!!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