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举行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专题媒体沟通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三地持续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政策协同,医疗领域的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有6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914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建辉介绍,十一年来,三地共建立京津冀区域医联体115个,覆盖河北省11个设区市和雄安新区;建立了“1+1+1”市区基层卫生协同发展结对协作新模式,一一对应强化沟通协作;成立京津冀医养结合联盟,覆盖542家单位。全面推开京津冀医师区域注册,方便医师在区域内流动,保障就医公平正义、缩小地区差距。
三地百姓就医也更加方便,尤其是持续推动三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已有6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914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覆盖了符合要求的二三级医疗机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及民营医疗机构;5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地686家医疗机构共享,有力提升三地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此外,三地对9项职业健康事项、49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行互认。积极开展京津冀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北京市参与互认医院90家,进一步提升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效率和工作质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