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一周年。2月2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举行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专题媒体沟通会。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姜春岩介绍,自2016年《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北京积水潭医院深度参与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与张家口市第二医院的合作历经三周期迭代升级,形成了多层次、全链条的合作模式。
目前,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张家口共建了京北骨科区域中心,用智慧医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2024年,双方第三周期合作中,提出建设“数字化骨科医院”目标,启动“张家口门诊云诊室”,推进脊柱微创、骨科快速康复等项目;合作以来,张家口市第二医院骨科手术量同比增长265%,每年减少进京就诊超1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稳步提升至35%,基本实现患者“大病不出省”。此外,医院牵头成立张家口市骨科联盟,覆盖45家基层医院,加入京津冀创伤骨科医联体,形成“区域协同、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
双方的合作也在助力提升区域急重症救治能力。通过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医疗保障任务锤炼团队,形成了复合型应急队伍。运动医学科、创伤骨科等多科室持续帮扶张家口二院科室建设,提升医疗能力。同时,医院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现已建成直升机停机坪,可以完成张家口—北京航空医疗转运,将救治半径扩大至500公里,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进一步提升京津冀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作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成员单位、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在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领域不断探索。目前已完成脊柱、创伤等领域的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63例,其中,与张家口二院开展的首例机器人脊柱远程手术填补区域空白。未来,医院还将继续拓展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覆盖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当地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