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密讯 (通讯员 昝明含 宗小超)“大问题往往是由小隐患积累出来的,干部监督的关键作用就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为此我们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前、防范在早,不断强化干部监管,推动实现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近日,山东高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楷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上说。

去年以来,高密市坚持管在日常、严在经常,盯紧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加强干部监督信息收集、研判、运用,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渠道,不断提升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质效,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畅通“12380”等举报渠道,建立来信、来访、电话、短信、网络“五位一体”干部监督平台,紧盯干部离任、提拔晋升、节日假期、婚丧嫁娶等关键时期,根据掌握的干部负面线索,动态建立干部问题清单。聚焦“八小时外”,将社区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聘请88名政治过硬、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干部监督信息员,围绕干部德行、政商关系、家庭生活3方面明确的14类负面情形进行比对,及时准确反映干部日常表现。健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组织部门牵头,联合纪检监察、审计、公安、信访等16个部门监督力量,每月填写《干部监督信息沟通登记表》,对干部政治言行、工作行为、群众观念、廉洁自律等8方面负面信息及时共享,形成协调高效的监督体系。

建立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以“上班在岗谈+下班进家访”的形式,重点关注干部职务调整、家庭变故、履职不力、民意不佳、受到奖惩、信访举报6个关键节点,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与干部监督信息形成相互印证。完善立体化分析研判体系,综合政治素质考察、巡视巡察、群众举报、信访反映等21项监督信息成果,加大对财务审计、行政许可、规划建设、诉讼执法等重点领域风险监测,推动监督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和事中管理转变。加强风险分类预警,对有轻微违规倾向但尚未达到党纪政务处分的,以及个别工作环节出现小差错的,下发《预警管理通知书》,限期3至6个月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先后将19名干部纳入预警管理。

将干部监督预警结果作为考核考察、评先评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预警对象跟踪回访,详细了解预警对象现实表现、问题整改、工作实绩等情况,对作风态度出现较大转变、工作成绩实现较大突破的干部解除预警并谈话,把关心关爱干部工作落到实处;对多次谈心谈话、诫勉提醒仍屡教不改的,坚决严肃处理,让铁规禁令提威增效。分类梳理干部监督中掌握的具体问题情形,利用干部任前座谈、干部培训、专题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干部加强日常“体检”,筑牢遵规守纪的思想防线,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