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型航母发展的故事,例如福建舰、辽宁舰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我国的弹射器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福建舰航母,安装使用了3台电磁弹射器。其实,在我国发展航母的过程中,曾经计划使用2部蒸汽弹射器。但是,这一计划,为何胎死腹中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解放军海军歼15战机
首先,我们聊聊世界各国航母的发展。截止目前,在世界各国的航母中,只有美国的11艘、法国的1艘、中国的1艘,合计13艘航母,采用弹射器。至于其他的航母,都采用了滑跃式甲板。战机需要滑跃起飞,无法满油满挂,无论是综合挂载,还是作战半径,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无论是歼15、米格29K、苏33、F35B等各种战机,都会面临上述问题。
正是鉴于滑跃起飞方式的不足,出现了弹射起飞模式。站内弹射起飞,能够满油满挂起飞作战。挂载能力和作战半径,大大提升,例如法国的阵风M、美国的FA-18E/F和F35C、中国的歼15T和歼35等机型,都会采用弹射起飞,作战效率明显提升。在13艘使用弹射器的航母中,美国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都是采用了蒸汽弹射器。
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航母
其中,法国的蒸汽弹射器,属于从美国进口。此外,美国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中国003型航母的首舰福建舰,都是采用了电磁弹射器,而且两国的电磁弹射器之间,还有中压交流电、中压直流电的区别。那么,中国和美国,为何都会采用电磁弹射器呢?
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存在系统占地空间大、能耗效率低、无法调整力度等一系列问题,但具备性能可靠、技术门槛相对低的优势。请注意是相对低一些,除了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他国家长时间都玩不转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器拥有占地空间小、能耗效率高、能够调整力度等优势。例如电磁弹射器的整个系统,所占空间,比蒸汽弹射器系统,少了三分之一。
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航母
能耗效率上,是蒸汽弹射器的好几倍。但是,电磁弹射器也存在技术门槛高、可靠性需要提升、所需供电量偏大等问题。以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为例,截至目前,没有弹射F35C战机的任何记录。同时,我国发展的福建舰航母,也没有弹射舰载机的记录和报道。对于电磁弹射器的各方面性能,现阶段,中国、美国都在一步步的摸索和尝试。
例如我国为076型两栖攻击舰,也安装了电磁弹射器,开创了两栖攻击舰家族的先河。说明,我国对自己的电磁弹射器技术,信心十足,具备批量生产、批量装备的条件和能力。
美国70年代的CVV航母方案
其实,在电磁弹射器成熟之前,我国曾经长时间发展蒸汽弹射器,而且已经取得了成熟技术。众所周知,我国的辽宁舰航母,原型是苏联发展的瓦良格号航母。2002年,我国进口了这艘尚未完工的航母。2006年,我国开始续建瓦良格号航母。2012年,这艘航母被命名为辽宁舰,成为了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航母,承担了各种测试、试验、体系配合等工作。
同时,锻炼磨砺了我国的专业化团队,意义重大。按照目前公布的信息,我国的第2艘航,其实计划采用2部蒸汽弹射器,满载排水量6万多吨,采用了全通式大甲板的设计。大体上的框架和理念,与美国70年代的CVV航母方案,非常相似。70年代,也就是尼米兹级航母之前,美国曾经计划发展1种6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采用2条蒸汽弹射器,也就是“大、小航母”配合理念。
FA-18E/F战机,弹射起飞
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原计划也是类似的理念。按照国外媒体之前的报道,通过卫星航拍图显示,2014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在某地进行舰载机弹射起飞的各种测试,并且组建了训练基地。很明显,至少在2014年之前,我国的蒸汽弹射器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装备、使用的条件。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轴继续推进,我国的第二艘航母、第一艘国产航母,类似于CVV的现代版。
但是,就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积极筹备、准备开工的时候,历史的转折点,出现了。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暂停了弹射器装备航母的时间,因为,我国需要反复测试、评论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弹射器装备航母的时间推迟。
法国海军阵风M战机
但是,按照048航母工程的计划,2020年左右,我国需要拥有2艘现役航母。如果航母发展也暂时搁置,会直接影响航母的发展进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采用了两步走战略。一方面继续推进测试蒸汽、电磁弹射器,另一方面修改了航母发展计划。我国在辽宁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和升级以后,2013年,开工建造山东舰航母。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采用4条蒸汽弹射器
山东舰航母属于辽宁舰的优化升级版,大体框架不变,也是6万吨级航母,战机需要滑跃起飞。对于辽宁舰的设计不合理之处,进行了调整和布局。2013年开工建造、2017年下水、2019年服役,确保了2020年左右,我国海军拥有2艘现役航母。但是,山东舰属于“临时调整、临时设计、临时规划和建造”的航母,根本不在原计划内。
福建舰航母,采用3条电磁弹射器
在山东舰建造的过程中,关于蒸汽弹射、电磁弹射的测试,也得出了最终结果。电磁弹射器在各个方面,基本上全面优于蒸汽弹射器。结合我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要,最终,我国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器,第三艘航母采用了电磁弹射器。我国原计划中的第二艘航母,方案进行了临时大幅度修改,例如吨位从6万吨提升到了8万吨、从2部蒸汽弹射器调整为3部电磁弹射器。
福建舰航母,承前启后的型号
没错,就是目前的福建舰航母。如果按照海军的原计划,福建舰最初期的版本方案,才是我国第二艘航母,可能会被命名为“另一个时空的山东舰”。随着电磁弹射器的出现,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当代的山东舰,被临时“安排”。原本的二号舰福建舰,方案被大规模修改和升级,成为了我国的第三艘航母。不得不说,海军发展太快,技术迭代迅速。
我国004型航母的设想图
关于我国各型航母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