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中国的航母仅仅只有有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我国在拥有这三艘航母后在海上作战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梯队,如今中国在航母建造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特别是福建舰,是我国首艘自主研究的航母。

或许有人会问这三艘就是我国的全部实力吗?



最新航母的硬实力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亮相,这是我国首艘自主研究的航母,而福建舰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中国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

“电磁弹射”技术是现代航母最高的技术之一,它要同时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密的工程设计。



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能够提供更强的动力和精确的控制,使舰载机可以在航母上更加快速、高效地起飞。

这项技术突破了战斗机起飞的一些限制,解决了在舰载机起飞时所要计算速度和角度等问题,为未来战机作战时出击或撤退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但在福建舰的研发过程中,我国的科研团队就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由于电磁弹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是最顶级的技术,而我国并未拥有直接参考的技术,所以航母的科研人员只能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技术。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的航母科研团队先是搭建了模拟弹射试验装置,并进行成百上千次的测试。

在实验的过程中许多原型设备由于误差问题被多次毁坏,这让那些科研人员只能一步步重新调整数据进行再次测试。



我国航母的科研人员通过对数以万计的实验数据和参数分析,最终才找到了解决方案,使得我国在电磁弹射这一技术从测试到了如今的广泛运用。除了最新的发射技术,福建舰的设计时在许多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福建舰还有先进的数字化建模技术设计,在建造和设计之初我国的科研人员就决定采用了全舰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这个最新的系统将舰上所有的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



此外,福建舰还具备了操作重型舰载战斗机以及无人机的能力,这项新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中国航母作战时的短板,为未来中国在海上作战能力将会以更快更准的速度出击。

福建舰的成功无疑是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海上作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准航母”的数量

目前全球的航母从开始攻击舰逐渐向两栖攻击舰方向转变,主要是因为现代两栖攻击舰不仅能够进行传统的海上作战,同时还具备登陆作战能力,而两栖攻击舰还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机和其他平台的航行器。

两栖攻击舰也被称为“准航母”,因为它们和航母具有相同的功能,尤其在舰载飞机的搭载和空中作战方面,中国目前拥有的两栖攻击舰主要为“075型”和“076型”。

其中,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是“海南舰”,它于2021年亮相。



除了海南舰我国还有两栖攻击舰,包括海南舰和安徽舰,它们同样具备了类似航母的能力,中国在这些舰艇建造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已经远超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近年来,其海军的建造速度和数量已经被中国所超越。

除了两栖攻击舰我国最新的代表四川舰更是中国首艘无人机航母,这艘代表了我国最新技术的航母也也是我国海军在无人机的首次引入,这艘航母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进行智能打击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2024年底,我国的新一代重型舰“四川舰”正式下海,这艘舰艇属于两栖攻击舰,是指一种兼具海上打击和登陆作战能力的舰船,除了能在海上进行战斗,四川舰还能够在敌方海岸进行登陆作战。

四川舰的特点就是它结合了部分航母的功能,不仅可以搭载大量的垂直起降舰载机,还能灵活部署大型无人机行执行侦察和攻击,这些能力使得四川舰还能够与我国其它的航母舰队协同作战,增强了海军的整体作战效能。



四川舰作为我国首款现代化的两栖攻击舰,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模块化作战,这个指挥中心是个智能系统,它使四川舰能够实在战场上及时接收并整合来自舰船的各类信息,通过不同舰艇之间的高效信息交互还能同时做到指挥其它航母的能力。

为了研发这个先进的系统,我国研发团队为此特地开发了一套高效率的数据处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让四川舰在短短几分钟内做到快速分析各种数据,并根据战场上的情况为指挥官提供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四川舰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全面升级的两栖作战能力,整个舰内配备了最新一代的远程高速两栖登陆艇,这些登陆艇在接近目标岸滩时更加迅速且高效,同时登陆艇上还装备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依然进行使用。

除了陆地上装备,四川舰还装备了多架无人水下航行器,这些无人航行器能够四川舰在近岸执行侦察和排雷任务,确保舰队在登陆陆地时可以提前获得岸上的信息,减少来自岸上的威胁,确保登陆部队的安全。



目前我国的海军还在不断增加的新型军舰,尤其是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方面,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我国的造船厂通过高效的生产和快速交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舰艇制造基地。



技术的赶超

相比之下,美国的军舰建造进程已经停下脚步,其中部分原因是其海军造船厂的懒散和技术难以突破。

截至到目前美国海军造船厂已经开始出现倒闭的情况,那些剩余的造船厂只能负责维修工作,已经无法承接大型军舰的建造。



美国的建船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全球的海洋的格局还是出现新的形势。

为了面对西方国家未来的制裁和军事威胁,我国在提高在航母技术的研究方面能力,还要确保舰队的数量也要进行同步,从而让我在未来海上的竞争保持先进的地位。



要知道航母最早是出现在二战后期,但我国真正意义上拥有航母在2012年,回顾我国的航母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说到辽宁舰。

它是中国航母家族中的“先锋”,虽然它并不是完全由中国自主建造的,但却为我国航母的发展奠定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研究基础。



辽宁舰最开始是苏联建造的航母,经过多次拆除后卖给了中国,我国咋接手后对其的改装相当于是按照一个模板设计了整个航母,由此可见我国改装的过程并不简单,加上购买过程就曾受到西方国家的多次干扰可见如果中国有航母对于外界的威慑力有多大。



作为首艘航母建造是我国集合了多个领域相互合作的结果。

首先就是材料,材料是航母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航母的材料需要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的特种钢材,在当时我国并没有能够制造这种材料的技术,后来也是在工业领域多方的努力下才打造出一特殊材料。



此外,航母的动力系统也是航母研制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元素之一,辽宁舰在研制方面的目标就是达到现代航母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这样才能使其在长期作战时不落下等。

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提高了辽宁舰的动能,也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而这些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中国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航母的建造不是一个独立的工程,是我国一整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多方领域共同的努力的结果,这其中就涉计了我国数万名科研人员和工人的脑力与汗水的付出。

我国正是通过这些自主创新,在航母建设上实现了一次次技术的突破,同时中国也在向世界证明,只要我国有决心和毅力,那些技术的障碍和制裁终将被我国克服,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不断追求的精神,正是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



回顾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我们从中了解到中国的航母技术发展迅速,而这背后是我国科研成员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是他们一次次测试和摸索为我国的航母提供了赶超美国的实力。

随着我国科技上的不断突破,未来中国的更多领域将因此受益。



中国航母从最初的单一作战平台,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协调化作战,从最初的技术追赶,到如今的技术领航。

中国航母的发展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在航母的技术实力上也在同步进行,在如今的世界的军事实力上,我国已从“跟随者”逐步到“引领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中国军网

《福舰入水,三生万物》中国青年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