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今天说个很有点逗比的事。

当然,这事如果我说深了,就不好笑了。反正,我内心觉得很悲凉,但只能当笑话说给大家听。

但,我真不敢说深了,现在完全搞不懂说啥才安全。昨天,我说个跨境电商的事,明明是在说中国经济自强,还是被灭了。

说这事,主要回应一下,近来,有些网友一看到我写生活类文章,不再写与恶人恶权死磕较劲的文章,就在后台骂我变了,说我软骨头了。

哎,写作的人最心累,看文的人最无情,白嫖的人最刻薄。

各位,你们都想看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的文章,但,写作这事于我而言,真的是“活着已是用尽了全力”

不绕了,来说正事。

今天,山东各大官媒都在转发这篇文章——《有一种现象,叫山东黑子》

带头大哥呢,是大众日报的微信公号。

这是省委机关报的新媒体,身份地位摆在那呢,绝对权威代表怎样的意志,懂的也都懂。


我看文章仔细,去搜索查询了一下,发现今天山东大量官方媒体在跟风转发这篇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转的都是图片版。


这背后有玄机,但我也不想多说官媒的事。

从景象上看,这情景,就像《在子弹飞》里演的一样——“枪在手,跟我手”。

跟着大哥走,是小弟们的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惊世雄文,并不是来自这些媒体的评论员,而是来自一个叫“魏道泉城”的公众号。


说白了,官方媒体大哥的这把枪,是从民间枪手那里拿来用的。

当然,原作者也不是等闲之辈,此人叫魏新。

百度介绍说,魏新隶属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都市女报》青年编辑,后来成了《百家讲坛》“开坛”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主讲人,写过一些历史书籍。

对很多地方权力来说,能有个擅打的有名气的笔杆子,是福气。

这回,网红作者魏新的文章成为山东官媒抢手货,说白了,是他说出了很多媒体想说却不会说甚至不敢说的话。

我作为半个山东人,隔着几千里,都能感受到这文章传来的一股杀气!

想来,山东也确是烦“山东黑子”,久矣!

我同样讨厌那些不分是非真相逻辑的山东黑子。

但,这一回,我觉得吧,这鞭子打错了。

春节后,DeepSeek爆火,杭州六小龙惊世,南京、深圳主动站出来反思,扇自己耳光,作自我检讨。一些地方虽然沉默不语,相信也是内心羞惭。

大家都感觉受到DeepSeek魅力带来的“伤害”,都在努力把这种“伤害”转化为奋起的动力。

必须承认,被DeepSeek影射最深的,确实是山东。

“山东没有deepseek,只有deepdrink(酒文化)”,这是一句蛇年以来最有共情感的金句,可以说是击中无数人心。

如果不是今天山东官媒群起反击“山东黑子”,我还以为,在DeepSeek面世之后,中国大地上,最有力量、最为深刻、最为勇敢的自我反思,就是伟大的山东人民!

因为最早说出这句话的,并不是外地网友,恰恰正是一些山东网友的吐槽和自况。

请注意,这样的自嘲,其实是极其高贵的。它让觉得,山东虽然没有deepseek,但山东人,还是好汉呀!

大丈夫行事,坦坦荡荡的。山东确实没有deepseek呀,山东酒文化确实牛逼呀,山东的礼俗确实沉厚呀,这又咋地了?

当然,酒文化有鄙陋,礼俗有繁冗,并不利于效率和创新,这也是事实,咋就不能说了呢?

大过年的,人家deepseek牛逼哄哄的,让全国人民喜气洋洋的,大伙来开个玩笑,逗个比,拿自己开个涮,咋就玩不起了呢?

当然,我也能理解魏新这种搞历史研究的所谓知识分子的敏感与脆弱。

查查魏老师文章,也多是诸如“寻找儒家文化根源,感受精神力量”这类观点。


这里,我要说得刻薄点——你永远不要指望一个把儒家文化挂在嘴上的人,能有多少科技创新的思维与信仰。

回到传统文化的源流,儒家文化信奉“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说得再直接点,儒家文化虽有精深之处,但作为奴化工具是不可否定的。

相比儒家文化,墨家精神无疑要更具有科技创新的价值元素。

只可惜,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从传统文化传承上,墨家精神式微,儒家文化总是大行其道,更何况是在齐鲁大地。

魏新,显然是这种儒家文化践行者和获得者。

这位历史网红,在歌唱山东方面,确实是高手。比如,他还为曹县写了一首歌,叫《总要来趟曹县吧》

看来,曹县能成为宇宙中心,也还是儒家文化的功劳呀。

但,各位,我亲爱的山东父老,这一次,我们是在讲deepseek呀。

连南京、深圳都敢于直面惨淡的创新,敢于正视淋漓的科技,山东至于如此敏感吗?真的不可以直接进行自我反思吗?

写出“有一种现象,叫山东黑子”这样的文章,失格了。是的,失去了公共人格。

炮打“山东没有deepseek,只有deepdrink(酒文化)”,打的恐怕更多是自己人吧。

我甚至认为,山东媒体集体转载这种文章,格局小了,气量小了,境界小了。对此,不展开了。

说回到魏新这篇文章本身。

魏新是儒道高手,是文化网红,但,这篇《有一种现象,叫山东黑子》,除了偶有文字亮色,完全就是不讲事实,不讲逻辑。

比如,魏新说:“至于山东人爱考公考编,事实上,2024年国考人数超过二十万的两个省市,只有广东和北京,山东排第四,比河南还少一点。”


我查证了这一段,发现很多报道是这样说的:

2024国考招录遍布全国各地,31个省(市、区)均有招录计划,其中广东、山东、北京招录人数位列前三甲。
2024年国考引人注目的是山东省,首次超越首都拿下榜眼之位,招录人数超越两千人,也非常可观。


不得不说,魏新这种选材角度和移花接玉的转换能力,令我惊叹。

真是人才呀,这种写作高手,估计很多地方统计局招写材料时,是第一优选。

更牛逼的是,这篇文章的思维和逻辑奇绝了。

比如,洋洋自得于“山东排在第四,比河南少一点”,这能说明什么呢?这是在比优还是比烂呢?

这个表达,太无厘头了,看得我哭笑不得。

更关键的是,这文章只谈表象,不碰本质。

其实,人们批评“官本位”,从来就不是指摘考公不对,而是意指这些不良现象——行政效率低下,存在官场潜规则,营商环境较差,存在吃卡拿要,以及除了考公,难以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

这一切,这篇批“山东黑子”的文章,全部视而不见,只字不提。

哎,用我们这行的行话,这就叫“舔姿不雅”了。

我还是再声明一下,我爱山东,我不是山东黑子,我是真心希望山东好,我也认同山东孔孟文化的传统价值,也非常喜欢好客山东的精神内涵。

但是,爱山东,是想山东真好,而不是向山东讨好!

是的,魏新特别会挑好的说。

比如,说到山东没有“六小龙”,他不反思原因,却话锋一转,说“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四十一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化工、装备制造产值双破万亿。”


当时,我就震惊了!

魏先生,我们是在谈科技创新呀,我们是讲新质生产力呀,我们是讲高质量发展呀。这一切,咱大山东,是不是转型尚未成功,同志仍需要努力呢?

其实,看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富民效果。

2024年,山东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21万元,江苏是5.54万元,广东是5.15万元,浙江是6.7万元。对此,不应假装看不见。

问题是,不止看不见呀,这篇文章竟然还在说“山东的步子小了点,但更稳健。山东的速度慢了些,但更踏实……”


这,就让我实在无语了。想来,魏新是搞文化的,是在倡导“慢生活”吗?

或许,人们只知道魏新擅于史上开花,不知道更精于屎上雕花吧。

很遗憾,这样的文章,还被群发群转,推送给山东人民,实在令我意难平。

这真是在爱山东,还是害山东呢?

deepdrink的至高境界,绝不应是自我麻醉呀!


PS全文完。共2886。很久不写爽文、不写猛文了,是真没办法。今天文章,也收着说。各位,你们说,到底谁是在真爱山东,谁是在真黑山东?我们都需要专业与理性。
公号改为算法推荐了,也恳请大家多转发。大家下面二维码,加好友以保能及时找到我,谢谢各位!


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