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
再次聚焦宣恩,
《从深度贫困县到网红打卡地的蝶变》
来 看 全 文
【记者现场】郑宝煜:这里就是有着300年历史的宣恩县,今天在贡水河两岸是人头攒动,人流如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宣恩县着力打造以123产业融合的农文旅产业模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县城变美了,产业变活了,更是把县城打造成新晋网红打卡地,根据旅游大数据的监测,从除夕到初七,只有8万人口的小县城就接待了180万人次的游客,旅游综合收入更是突破了11亿元,就在刚才我们就在夜市当中认识了一位卖糖葫芦的商户,他告诉我,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他一天最多要卖200多串糖葫芦。
龙游贡水,鲲鹏火舞,宣恩贡秀……这些具有中华传统民俗和土家族风情的非遗展演项目吸引了贡水河两岸大量游客驻足观看,更让蜿蜒的贡水河增添了流光溢彩的活力。
(三棒鼓)国泰民安 年年有余 上鱼咯
【记者现场】郑宝煜:踩着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三棒鼓的鼓点,闻着美食的飘香,我们打算到船舱去看一看。没出正月还是年,大家过年好。
游客:过年好
我就是被烤鱼的香味吸引来的
游客:快来尝一尝吧
据说这是宣恩当地最有名的美食了,而且,它这个宣恩的烤鲜鱼它有好多种这个口味,我们看这桌子上的这个烤鱼有这个酸萝卜味,这个酸萝卜味是最具传统代表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宣恩人很热情,我来尝一尝。这个鱼的外边呢,就被烤的焦香的味道,吃起来这个鱼肉又是一个嫩滑的感觉,非常有嚼劲,其实一道菜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宣恩每天的烤鱼销售量都会超过3000条。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养殖业是宣恩县着力打造的产业之一,从2020年开始,宣恩县以特色餐饮为发力点,深挖市场潜力。将淡水鱼、淡水虾、羊肚菌等优质扶贫农产品研发成特色美食,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多元价值,让农产品走向市场,富民强县。
【记者现场】郑宝煜:看美景,尝美食,其实在今天的贡水河畔很多人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这就是土家族标志的民族服饰了,我看满桌子都是当地的优质农产品。
冉茂权 宣恩县农业农村局总工程师:这个就是我们宣恩县的一大特色产品贡水白柚,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这几年柚子的产品从过去的鲜食,现在改成多类的深加工产品。
【记者现场】郑宝煜:这就是夜里10:00宣恩县城热闹的街头的景象了,其实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在过去全国很多深度贫困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几年前宣恩县实行了大范围的异地扶贫搬迁,让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村住上了新家,那么在安居的同时怎样能实现乐业呢?当地呢,又把很多产业放置在了乡村,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有活干有钱赚。
在宣恩县的一家乡镇服装企业就开工了,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五月份。工厂建在家门口,不仅解决了乡村就业,带动了农户增收,更减少了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所带来的老人赡养、子女陪伴的乡村社会难题。
沙道沟镇党委书记 孟友顺:为了让一些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能致富,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体育服装企业,让它能够解决我们辖区(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的问题。这个企业的引进为我们解决了500个就业岗位,让每个工人年均收入达到了4~5万元,他在家门口就可以照顾老人,照顾小孩,让他的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稳定,让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舒心。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宣恩发布”微信公众号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或“点赞”。宣恩发布感谢您的支持!
宣恩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 李海波 黄宇杏 吕晓云 通讯员 杨思雨 温锐 龙时雨 杨玉红 罗义杰 夏鸣鸿
编辑 | 林章羽
校对 | 梁倩
签发 | 欧阳章平 贺敏
投稿微信 | xuanenfabu
投稿邮箱 | xuanen@vip.163.com
广告合作 | 13329839797
宣恩县融媒体矩阵
云上宣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