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五角场监狱,一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监狱积极探索,将人民调解引入高墙之内,为监狱工作注入新活力,为平安上海建设添砖加瓦。


理念先行,开启调解新篇

监狱深入贯彻新时代 “枫桥经验”,积极响应司法部 “五位一体” 工作指示,在市司法局、市人民调解协会等支持下,与杨浦区司法局、区人民调解协会紧密合作,率先开启 “人民调解进大墙” 工作。通过理念更新,引入人民调解机制,以提高改造质量为核心,为监狱工作开辟新天地。

多措并举,推进调解实践

监狱与合作单位紧密协作,成立驻监调解工作室,开展驻站式服务,及时化解罪犯矛盾纠纷。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进监开设专题课程,提升罪犯对人民调解的认知与运用能力。设置人民调解信箱,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紧急或重大矛盾纠纷迅速化解。同时,安排专人负责追踪反馈与效果评估,为调解工作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机制,确保调解成效

为保障 “人民调解进大墙” 项目长效、高效运行,监狱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与人民调解协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规范调解流程,明确各环节要求与标准,建立质量评估机制;构建队伍共建机制,共同收集典型案例,组织民警参加调解培训。自项目开展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起,调解反悔率为0。


定纷止争,成效显著

守护监管安全

人民调解进大墙项目实施后,专业调解员和监狱民警组成的调解团队,深入了解罪犯矛盾根源,运用法律、政策和情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解。如罪犯冯某与刘某因琐事产生矛盾,经调解员 “面对面” 调解,最终达成和解,消除冲突隐患,维护监狱监管秩序。

搭建亲情修复 “连心桥”

项目注重将调解工作延伸至罪犯家庭,通过与家属沟通交流,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罪犯与家属亲情修复。如罪犯杨某与妻子矛盾激化,经调解员与民警 “背对背” 调解,双方情绪缓解,矛盾缓和,避免进一步激化,促使罪犯坚定改造决心。

筑牢社会和谐 “防护网”

监狱邀请人民调解员进监开展宣讲活动,为罪犯开设专题课程,增强他们运用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意愿和动力。如罪犯王某通过学习调解常识,思想观念转变,开始接触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为刑满回归社会后更好地融入社区奠定基础。

打造专业执法 “生力军”

项目为监狱民警提供学习和实践平台,通过与专业调解员共同工作,民警们学到更多沟通技巧、调解方法和群众工作经验。监狱定期开展调解工作培训,邀请人民调解员授课,分享成功案例,显著提升民警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再接再厉,持续发力

监狱将继续深化调解工作机制,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质量考核体系。加大调解队伍培训力度,提升调解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与司法局、人民调解协会合作交流,巩固提升狱内调解机制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为构建平安上海法治上海持续贡献力量。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张行之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