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陈影(中)考察濉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濉溪法院依托临涣镇传统茶文化,创立‘和谐茶室’,化解大量民事纠纷,绘就独特的新时代好‘枫’景。”2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陈影到濉溪县人民法院调研多元解纷、基层治理工作时说。

陈影参观了临涣镇“和谐茶室”、濉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深入了解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所取得的新成效。

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濉溪法院从临涣镇拥有600多年茶文化历史、民众遇纠纷“不去衙门去茶馆”的传统习俗中,总结提炼出“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做到以茶去火、以茶评理、以茶言和。先后聘请14名乡贤名士担任调解员,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已经成为淮北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

濉溪法院还积极汲取红色文化,打造“小推车”心连心服务站,组建退休党员法官调解室,进一步拓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新路径。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对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殷切期待。濉溪法院拓宽解纷渠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陈影建议,人民法院要积极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探索更多与地方传统文化相适应、与人民需求相呼应的多元解纷新路径,真正让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记者:周瑞平丨通讯员:周书敏 文/图

见习编辑:姚瀚丨联系电话:(010)67550765丨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陈诗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