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E法黔行·网络普法看贵州”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采访团走进三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黔东南州司法局进行参观调研。
在三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科技互动特色扑面而来。基地内采用了高科技互动体验技术,例如在趣味互动内容展示区,结合 “声、光、电” 创新形式,设置了互动答题区域,青少年们可以通过抢答的方式,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巩固法律知识。还有长期吸毒对身体伤害的虚拟演示,通过逼真的模拟画面,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到毒品的危害。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一改传统法治教育枯燥乏味的印象,让青少年在新奇的体验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自运行以来,三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众多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检察官和工作人员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三穗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易云亮
“从2024年以来,基本上每一天都有预约安排,每一批次大约有40至50人来到我们基地进行参观,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以来,我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下降了20%左右。”三穗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易云亮说。
近年来,黔东南州司法局紧扣时代需求,以 “互联网 +” 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新媒体普法工作。在内容与形式上双管齐下,一方面,确保普法内容丰富实用,涵盖民众生活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追求形式多样、互动性强,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视、头条等热门平台,精心打造 “苗侗普法”“黔东南普法” 两大品牌。通过短视频 + 直播带法的新颖形式,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巧妙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趣味内容,并创作1000余部普法短视频,累计吸引30亿人次观看。
在新媒体普法创新实践中,黔东南州司法局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围绕婚姻家庭、劳动纠纷、消费权益等热点话题制作内容;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法律知识获取渠道和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让普法更接地气。
黔东南州司法局宣传科副科长 田健
“在我们的普法短视频中,我们考虑的是让老百姓记住短视频中的法律知识,所以我们一个法条就是一个小视频,只要老百姓通过短视频记住这个法条,那我们做这件事情就是有意义的。”黔东南州司法局宣传科副科长田健说。
法律条文通过科技的手段进行宣讲,民众在新奇的互动体验与充满趣味的短视频中,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巧妙地将生硬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意识在民众心中悄然扎根,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稳步前行。
记者 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