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肝脏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脂肪肝和肝硬化更是其中的 “常客”。很多人可能对这两种疾病有所耳闻,但却不清楚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恶化的。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剖析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进展的三大 “元凶”。
元凶一:长期酗酒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毋庸置疑的。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乙醇会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会对肝脏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干扰肝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长期酗酒,会使肝脏持续处于这种受损状态,导致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还不加以节制,持续酗酒,肝脏会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复,在这个过程中,肝脏内的纤维组织会异常增生,逐渐取代正常的肝脏组织,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据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酒精性脂肪肝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而从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元凶二:代谢紊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些代谢紊乱问题与脂肪肝、肝硬化的进展密切相关。以肥胖为例,过多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会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会进入肝脏,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也容易促使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当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肝脏细胞反复受损,炎症持续存在,就会逐渐引发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高血脂同样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进一步推动脂肪肝向肝硬化的进程。
元凶三:持续的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当人体感染这些病毒后,病毒会在肝脏内大量复制,引发肝脏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攻击病毒的同时,也会误伤肝脏细胞,导致肝脏炎症。如果病毒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肝脏炎症会持续存在,肝脏细胞不断受损、死亡,然后被纤维组织替代。初期表现为慢性肝炎,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逐渐出现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丙肝病毒感染虽然相对隐匿,但同样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若不及时治疗,也会悄无声息地推动肝脏疾病向肝硬化方向发展。
了解了这三大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进展的原因,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避免酗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都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关注肝脏健康,从认识这些 “元凶” 开始,让我们一起守护肝脏,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