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能听起来有点严肃——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但别担心,这不单单是一篇关于疾病的介绍,更是一个帮助您和家人远离甲肝威胁的防护攻略哦!
甲肝:吃进去的疾病!
甲肝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实质细胞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以其对肝脏的直接影响而著称,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以传播。
甲肝病毒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今年春节前后,部分地区出现甲肝疫情,这提醒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甲肝的防控。
临床症状:您中招了吗?
甲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自觉不适、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一般不转为慢性。
易感人群:哪些人容易感染?
没有自然感染过甲肝病毒和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甲肝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或直接接触感染者传播。甲肝的流行率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及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农村高于城市,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防护攻略:共同抵御甲肝病毒
甲肝疫苗——您的最佳防御
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甲肝疫苗后,人体能够针对甲肝病毒产生特异、持久的免疫力,形成一道坚实的屏障。一旦遇到甲肝病毒,机体便能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根据我国免疫规划,儿童应在18月龄时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若选择甲肝灭活疫苗,则需在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1剂。此外,建议未感染过甲肝且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成人也积极接种。
卫生习惯——从细节做起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容易携带甲肝病毒的海鲜;不喝生水;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准备食物之前彻底清洁双手;使用公筷公勺以减少交叉污染。这些措施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保护我们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
请收下这份防护攻略,并立即行动起来吧!赶紧转发给亲友,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健康科普
作者:免疫中心 唐林、王晓琪、许琳、王富珍
审核:尹遵栋
编辑:刘晓璐、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