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美誉的长丰县处处闪耀着“草莓红”,飘荡着“草莓香”。
近日,记者来到长丰县水湖镇李杨村大郭村民组,一幢幢草莓棚映入眼帘。
“有赖于农户充足的种植经验和良好的品控管理,今年收购的长丰草莓口感格外鲜美。要想品尝正宗草莓,还得是‘长丰味’。”在长丰收购草莓十余年的安徽创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伍业映笑着说。
有着13年草莓种植经验的王吉林,是长丰县的草莓种植“老把式”。记者来到他的草莓大棚里,放眼望去,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色泽诱人。“头茬果基本采摘结束了,二茬草莓正在开花。头茬果是去年11月底上市的,卖得还不错,4亩地草莓卖了6万元左右。”王吉林说。
记者在王吉林的草莓大棚基地看到,诱虫板、诱捕器、温度计等装置悬挂棚内,随时捕捉蓟马、蚜虫、白蛾等害虫,时刻监测大棚内温度变化,精细化的管理让王吉林种下的草莓品质有了保障。
“我是去年9月10日移栽莓苗进棚的,草莓生长期采取2层大膜、2层裙膜覆盖保温,并加以精心管护,两个多月后头茬草莓按时上市。”王吉林说,“后面还有二茬、三茬,还能挣不少呢!”
在种植户王辉的草莓大棚内,葱郁的莓垄上一台暖风机格外引人关注。“低于设定温度时,机器自动开机加温,保证冬季低温时草莓不受冻。”王辉介绍,为了保障草莓生长“底气足”,移栽莓苗时,他按量施用了以羊粪为主的有机肥,“根基打牢了,草莓营养跟得上,就可以奋力‘开花结果’。”
王辉今年42岁。2018年,他返乡成立了长丰县福瑞水果家庭种植农场,在水湖镇流转土地种植草莓。他介绍,去年12月3日,头茬草莓上市,每斤价格在37元到40元,14亩草莓销售额20余万元,“目前二茬果已经挂了不少,后面加强病虫防治、水肥调控,抓住盛果窗口期,管控好草莓品质,卖出好价格不成问题。”
近年来,长丰县草莓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近36万吨,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超百亿元,受益农民36万余人。以水湖镇为例,草莓种植面积约6万亩,年产量近7.5万吨,受益农民接近9.5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草莓产业。(记者 许蓓蓓 通讯员 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