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长丰作为中国草莓之都,近年来不断改进种植新模式,创建超高垄栽植让莓农既省心又增效,研发新品让长丰草莓味道更浓、莓农收益更大,草莓用上“超高新”,驶入“新赛道”,开创莓农“莓”好生活。

超高垄栽培让莓农更轻松

初春时节,依旧寒意阵阵,走进长丰县罗塘乡拐集村后郢组张香宋草莓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一株株超高垄栽培的草莓长势葱郁。据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侯纯旺介绍,这种高垄约80厘米高,常人站在垄边,伸手正好够到草莓。每垄之间有70—80厘米宽的间隔,方便行走。


莓农张香宋在采摘草莓。杜刚摄

“以前平地开沟种草莓,弯腰打理,自己种得累。超高垄栽培不仅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草莓品质,还能让采摘更方便。”今年60多岁的张香宋种植草莓已有20年了,今年最为轻松。他介绍,传统地垄栽植每亩定植种苗在6000—7000株,超高垄可以定植10000株左右,产量可以提升30%左右。

超高垄四周是用石棉瓦固定,内有有机营养土。“每年5月份草莓季结束时,清除种苗,消毒杀菌。移栽前,再填充五六厘米厚度牛羊粪发酵的有机肥,这样草莓生长‘底气更足’、味道更正。”张香宋说,“今年4亩地草莓,已经卖了近8万元。”


超高垄让采摘草莓更方便。杜刚摄

据侯纯旺介绍,超高垄栽培分为一字形、L形、品字形,垄内土壤只需三四年更换一次;定植种苗也方便轻松,可以省时省力,节约不少人工和机械成本;在冬季低温环境下,超高垄栽培则能有效提升土壤温度,确保草莓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发育,从而促进草莓的整体生长。

“长丰红玉”自带流量“出圈”

“我们家的红玉草莓今年12月初就上市了,价格也很‘美丽’,每斤在40—50元。”长丰县水湖镇种植户蒋秀芝说。今年她家主推新品种“长丰红玉”,而“长丰红玉”凭借“长相貌美如玉,内心香甜可口”的特质,备受消费者青睐。


莓农蒋秀芝种植的“长丰红玉”供不应求。杜刚摄

“‘长丰红玉’在资源圃内研制时间超过10年,无论是口感还是外观,比最初都有明显提升。”侯纯旺介绍,近两年来,“长丰红玉”的良好口感也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该品种正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早熟、抗病性强,口感极好、耐运输,亩均产量较红颜草莓高出20%。顶着光环的“长丰红玉”强势出道,迅速火“出圈”,也担起了“科技强莓”“农业强县”的重任。

据了解,在长丰县草莓种质资源圃里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01个草莓种质资源,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长丰土生土长的“长丰红玉”。

“长丰红玉”在颜值上更胜“红颜”,果皮呈红色或橙红色,身形呈长圆锥形,形似大拇指,外观更惹人喜爱;在口感上,一口咬下去,隐藏的黄瓤让人惊喜不已,满满的浓郁香味和无穷甘甜;在市场定位上,“长丰红玉”是为高端消费市场研发的新品种,适合休闲采摘路线。


草莓协会会长与莓农交流种植经验。杜刚摄

如今,草莓产业已经成为长丰县推进共同富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长丰草莓种植面积21万亩,年产量3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10.7亿元,受益人数超36万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我们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助力长丰草莓提质扩产增效。”侯纯旺表示。(杜刚 何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