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途中如果碰到路面坑洼、树枝掉落等问题,我们就随手拍下来,发到社区微信群里,社区干部很快就来解决。”2月18日,外卖骑手罗少飞告诉记者。
罗少飞是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立丰城社区“小密丰”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这支以外卖骑手为主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队员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参与环境整治、隐患排查等社区治理活动。罗少飞表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基层党建的新阵地。
陕西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对标高质量、突出精准性,聚力用劲、持续攻坚,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党建活链强产业 激发新经济组织改革新动能
“我们把党建的载体放在产业链条上,更好地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2月10日,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谈到党建和公司发展时信心满满。
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建立的产业链党建联学联建单位。开展党建联学联建以来,经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多方牵线,该公司与省内多家制造企业在产品、服务、研发配套上形成产业“联姻”。
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作用发挥融在链上、把服务保障强在链上、把先锋力量聚在链上。陕西创新探索“党建+产业链”模式,不断激发新经济组织活力,成立全国首个光子产业链党组织,聚集近百家光子产业链企业,助力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决策管理、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成立西北首家非公党建学院的陕西西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西见说:“我们从党建工作中汲取力量,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获得企业稳健发展的利好。”
启动专项行动 优化新社会组织布局
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我们建立了商会党建大联盟和企业党建大联盟,实行轮值书记牵头责任制,总会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党组织镶嵌在商会决策监督层。”秦商总会负责人说。
行业协会商会是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省委社会工作部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服务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着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月11日,陕西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专项行动赋能行业协会商会聚焦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基础提升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陕西调整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43项重点改革任务,汇编行业协会商会典型案例,对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体检,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同时,制定行业协会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升、三年促创优”思路,一年一主题开展提升行动,持续优化行业协会商会布局。
暖“新”服务 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认同感
“我们平时奔忙于大街小巷,常常碰到进门难、充电难、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的问题。”这是外卖小哥集中反映的困扰。
新就业群体主要由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群体组成,他们以灵活就业为主。如何将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是新时代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去年以来,陕西开展三秦暖“新”行动,印发《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网络,推广“红色驿站”“骑手友好街区”等做法,将党组织的关怀精准送达。
2024年,西安市碑林区携手美团外卖平台,共同推动西北首个“骑手友好街区”项目落地。目前,碑林区已发布骑手友好服务场景拓展计划,旨在推动解决外卖骑手“进门难”等问题。通过与物业、小区的合作,外卖骑手可凭借身份认证顺利进入小区送餐,有效提高配送效率。此外,碑林区通过创建“红色驿站”、提供错峰用餐等服务,进一步丰富新就业群体关爱项目。西安市莲湖区目前已建成“莲心港湾”红色驿站108个,并增配充电宝、医疗包等暖心设备,免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如厕、手机充电等“一站式”贴心服务;引导社区医院、爱心企业、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搭建“友好莲盟”,邀请理发店、药店、电动车修理店成为“万家友好商户”,打造20余个暖“新”圈,全面提升暖“新”温度。(记者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