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体系内集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儿孙公司上百家,触角像八爪鱼一样遍布全国各地,人员也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内部习惯称全集团为全系统,可见这个巨型机器的庞大程度,所以,在这种庞大的“系统”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派系林立、暗流涌动,必然成为自然规律。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呢!

我就是这种企业文化的受害者之一。我虽然是名校毕业,但出身农村,没有人脉没钱送礼,头顶名校光环,也只能被打发至基层工作,美其名曰“让青春在一线闪光”。基层工作辛苦劳累还工资低,关键是看不到前途,只能一辈子当牛做马,有关系舍得送钱的人都调走了,只有我这种“穷小子”无可奈何地扎根在一线。

我所在的单位是集团的三级单位,上级单位是集团的二级单位,相当于我们的集团的孙子,上级单位是集团的儿子,是我们的“爹”。如果能调到二级企业机关工作,是我们这些基层人员的梦想,相当于鲤鱼跳龙门,坐办公室,拿丰厚年薪,住中等城市,享受城市发展红利。


我这个人属于典型的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优点和缺点两极分化,优点是“能吃苦,肯干活,钻研技术,工作能力强”,缺点是“不会阿谀奉承,不懂请客送礼,不敢攀附贵人”,所以,在这种关系横行的“大系统”里,我这种人只配当一枚螺丝钉。

二级单位的周副总是一位性格正直、坚持原则的领导,也许是惺惺相惜吧,他发现了能吃苦肯卖力气的我,把我调入他分管的部门,改变了我的命运,绝对算我的命中贵人。但是,我的性格决定了做人做事的风格,依然对周总不巴结、不讨好,只会埋头苦干,觉得我只要做出成绩就是对领导赏识的最大回报,这就是普通人的知恩图报。

周副总分管部门里有两位干将,一位是我,一位是资历比我深的小林。小林比我进部门早几年,业务能力比较强,虽然很快被我反超了,但他比我有明显的情商优势。小林天天围着周总转,小嘴叭叭甜,哄得周总很开心,逢年过节必登门拜访,把感情经营得很热乎,只有我不懂事,不懂人情世故,只懂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

周副总虽然性格正直,但也难免更喜欢嘴甜的小林一些,人之常情,伸手不打送礼人,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是,周副总属于钻研技术的那类专家型领导,眼里只有技术路线和经济效益,经常否决王总裁的项目,被王总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小林曾经当我面劝周副总说,您对王总裁的项目就睁一眼闭一眼就行,他签字他负责,跟您没关系呀!您偏要否决他的项目,这不是挡他们那伙人的财路吗?

周副总知道小林也是为他好,没有驳斥小林的观点,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始终没有向王总裁低头,结果呢,被王总裁那一派别的小圈子排挤,串通跟他们一伙的集团领导,上下联合,把周副总排挤出单位,被打发去了一个亏损偏远单位,明眼人都明白这是被发配“边疆”了,彻底打入冷宫,一辈子“老死”在那个偏远地区了。


周副总知道自己要被排挤调走,也想给骨干办点实事,但是他只争取了一个名额,思前想后还是推荐了嘴巴比蜜甜的小林,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但我并没有怨恨周副总,毕竟他是我的改命恩人,同时也能理解他推荐的小林的深思熟虑,毕竟小林更讨人喜欢一些,资历也比我长一些。

周副总被排挤去了偏远的亏损单位当总裁,但属于明升暗降,那个破单位濒临倒闭,人家都挤破头托关系调走,他从效益好的大单位空降去那里,明白人都在看他的笑话。大家都知道周副总被“贬”走的,以后也没啥利用价值了,人走茶凉,世态炎凉,此时此刻,表现得无比冷酷,有些人翻脸比翻书还快,人性之恩可见一斑。

最典型的就是小林了,周副总临走之前,优先解决他的进步问题,对他可算是仁至义尽了,没想到他得了便宜还卖乖,扭头就投靠了王总裁一伙儿,变心比变脸还快。周副总知道我的性格,平时只安排我干活,基本不安排我帮他办私事,所以,周副总调走之后,他母亲得了急病送医院,他先找的小林,小林为了撇清关系,撒谎说在外地出差。周副总只好给我打电话,我二话不说,立即开车把大娘送去医院。


我和老婆下班就去医院照顾老人,得知老人的病情后,我母亲是一位老中医,专门给她开了一副中药调养身体,我和老婆每天晚上给老人送中药,帮助老人尽快康复。老人从送医到出院,小林没有露一次面,世态炎凉,表露无遗。行走职场,如同江湖。人情淡漠,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职场之心寒,也给我上了一课。

几年之后,周总裁把那家亏损企业盘活了,不但扭亏为盈,还成为明星企业。相反的是,我们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二级公司在王总裁一伙的破坏之下跌入深渊,现如今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让人唏嘘不已。集团也换了新的董事长,大胆推进改革,不拘一格降人才,把周总裁调回原二级公司担任总裁,并安排有关部门调查王总裁的问题,为什么把一家好好的企业搞到濒临破产?


周总裁重回故地,小林第一个冲出去迎接,脸上笑开了花,但周总裁只是淡淡地跟他握了一握手,就让新班子开会,听取全面汇报。周总裁听了一上午的汇报,把企业亏损原因摸了一个底朝天,一晃就到了中午时间。周总裁安排班子就在食堂吃饭,并点名让我也参加,我既不是中层人员,更不是班子成员,哪里轮到我上桌呢?但周总裁点名了,小林他们也只能通知我上桌陪周总裁吃饭。

周总裁带着班子一行在食堂吃饭,不让小林他们上酒上好菜,坚持要吃工作餐。在席间,周总裁边吃边聊,谈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话题时,周总裁坚定地说,企业亏损的根源首先是人才的问题,下一步公司要对经理层进行改组,大胆使用新人!说到这里,周总裁端起一杯茶水对我说,小郭(我),我敬你一杯茶,以后要多依仗你了!

别说班子一行了,连我都吃了一惊,在这种高规格的场合,周总裁居然给我敬酒(茶),而且是唯一的敬酒动作,此地无声胜有声,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其他领导都心知肚明,只有小林的脸色有些尴尬。小林知道,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就要到头了。

午餐之后,周总裁继续讨论企业重组的方案,领导邀请我也一直参加了。在讨论下一步经理层人选的时候,人事部门又不是傻子,早已把我列入了关键人选,以后的程序就一路顺风了。小林跟王总裁那伙人一起被安排去了下属企业,表面上看只是被边缘化了,实则是等待被调查处理的过渡性安排。

我被提拔进经理层之后,继续发挥埋头苦干的作风,协助周总裁一起坚定地推进改革,慢慢把企业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截止到目前,企业脱胎换骨,越老越好,我的前途一片光明,终于熬过了寒冷黑暗的冬天,未来的日子都是春天。

PS:(这是第一人称的职场故事,虚构案例,揭示道理,只为弘扬正能量,劝导人们:职场如江湖,做事先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