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刘思齐踏上了前往朝鲜大榆洞的路,她心里清楚,自己身体大不如前,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与毛岸英“相见”。“岸英,我来看你了,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在这里,冷不冷?”她抚摸着冰冷的土地,像是在抚摸着他的脸庞。
2022年,刘思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前,她不止一次地说道:“岸英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我为他感到骄傲。”
为什么刘思齐会这么说?她和毛岸英经历了什么?
毛主席认刘思齐为干女儿
刘思齐的父母张文秋和刘谦初,因共同的理想信念投身革命,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在工作上并肩作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出谋划策、奔走忙碌。面对复杂的局势和艰难的任务,彼此信任、相互协作,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
1927年,张文秋和刘谦初新婚的喜讯传来,毛主席满心欢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文秋啊,你和谦初喜结连理,真是大好事!要是你们将来生个女儿,我就和你做亲家,以后咱们的关系就更亲啦!”
张文秋听后眼中满是笑意,回应道:“您这话说得,要是真有那么一天,那可真是天大的缘分!”
1930年,张文秋果真生了个女儿,取名刘思齐。但谁也没想到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谦初被国民党残忍地抓进了监狱,并于1931年4月5日壮烈牺牲。消息传来,张文秋整个人都呆住了,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那些日子,张文秋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整日以泪洗面。但看着年幼的女儿,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坚强起来。她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轻声说:“思齐,别怕,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
抗日战争打响后,张文秋和她的女儿踏上了逃难的道路。后来,张文秋认识了同为革命战士的陈振亚,两人有着一样的革命信念,走到一起组成了家庭。经过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到达延安。
1938年,一场精心筹备的文艺演出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毛主席也在台下饶有兴致地观看。舞台上,一个小姑娘的表演格外引人注目,演出结束,掌声雷动。毛主席向旁人打听:“这孩子是谁家的?演得可真好!”
工作人员赶忙回答:“她是张文秋和刘谦初的女儿,叫刘思齐。”当得知她就是自己好友刘谦初与张文秋的女儿,又了解到她遭受的不幸遭遇后,毛主席心中满是怜惜。
他快步走到刘思齐身边,微微弯下腰,轻声问道:“孩子,你叫刘思齐对吧?”刘思齐有些紧张,小声回答:“是的。”毛主席笑了笑,接着说道:“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想认你做干女儿,你愿意吗?”
刘思齐有些害羞点了点头,鼓起勇气,轻轻喊了一声:“爸爸。”
二人在毛主席的祝福下举办婚礼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了,二人在住所里分享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学。毛主席专注地听着,时不时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正说着,窑洞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十五六岁、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进来。她看到毛主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亲昵地喊道:“爸爸,我来啦!”
毛主席笑着向她招招手,说道:
“思齐啊,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岸英,刚从苏联回来。岸英,这是思齐,你刘谦初叔叔和张文秋阿姨的女儿,我认的干女儿,她的两个父亲都是烈士呀!”
刘思齐好奇地打量着毛岸英,只见他身形挺拔,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虽然面容有些疲惫,但眼神里透着一股英气。毛岸英也微笑着看着刘思齐,这个年轻姑娘的活泼开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思齐大方地伸出手说:“岸英大哥,你好呀,早就听爸爸说起你,今天可算见到真人啦!”毛岸英握住她的手,笑着回应:“你好你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此后,组织出于工作需要,将他们分别派往不同地方。1948年,党中央从延安撤出,辗转来到西柏坡。毛岸英也随着队伍抵达了这里,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一天,毛岸英像往常一样在工作间隙休息,不经意间抬头,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定睛一看,正是刘思齐!毛岸英惊喜地走上前去,笑着打招呼:“思齐,真的是你!好久不见啊!”
刘思齐听到声音,转过头,随即笑道:“岸英大哥,好久不见!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你。”因为同在西柏坡工作,毛岸英和刘思齐的接触日益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颗心越靠越近。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刚成立,到处洋溢着新生的喜悦。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里,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礼在众人的祝福中举行。
毛主席看着眼前这对新人,笑着说:“孩子们,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我真为你们高兴。”说着,他让人取来一件黑色大衣,递给毛岸英:“岸英啊,我没什么特别贵重的礼物,这件大衣你白天穿着它,晚上你和思齐盖着,也算是都有份,希望它能给你们带来温暖和幸福。”
毛岸英接过大衣:“爸,谢谢您。”刘思齐也回应道:“谢谢爸爸,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刘思齐生前感慨:岸英是我一生之痛,也是一生的骄傲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骤然燃起,局势瞬间紧张起来。毛岸英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向组织主动申请,要随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有人得知后劝道:“主席,岸英可是您的长子啊!他从小就历经磨难,如今刚刚新婚,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能不能别让他去冒险了?”毛主席说:“谁叫他是我毛主席的儿子呢?国家有难,百姓的孩子都奔赴战场,他也不能例外,要一视同仁。”
出发前,毛岸英拉着刘思齐的手嘱咐了几件事:
“第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要坚持完成学业;第二,每周都要去看看爸爸;第三,照顾好弟弟岸青。”
刘思齐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保证道:“我会的,岸英,你别操心家里,安心去执行任务。”
然而,1950年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袭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岁。消息传回国内,毛主席手中的烟一根接着一根:“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先别告诉思齐,她还年轻,这打击太大了。”
此后的日子里,刘思齐依旧每周按时去看望毛主席。每次见面,她总会问:“爸爸,岸英有信回来吗?”毛主席总是强颜欢笑,找各种借口搪塞:“他工作忙,顾不上写信,等忙完这阵儿,肯定会来信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1951年,毛主席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便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看着悲痛欲绝的刘思齐,毛主席安慰道:
“孩子,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有什么困难,都跟爸爸说。”
1955年,为了让刘思齐换个环境重新开始,毛主席决定送她到莫斯科深造。1959年,刘思齐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下首次前往朝鲜,站在毛岸英的墓碑前,她双膝跪地泣不成声:“岸英,我来晚了……”
1961年,30岁的刘思齐依旧孤身一人,心中始终放不下毛岸英。毛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她改嫁:
“孩子,岸英已经走了,你还年轻,不能总这么一个人过下去,是时候找个伴,重新开始生活了。”
1962年,刘思齐和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晚年的刘思齐,愈发觉得应该让大众了解到真实的毛岸英。于是她不顾身体的病痛,全身心投入到毛岸英传记的创作中。她常说:“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毛岸英,他是一个为了理想和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
2022年1月7日,92岁的刘思齐在北京病逝。生前,她多次对家人感慨:“岸英是我一生之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