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惹不起”的张爱萍》

自1966年开始特殊时期后,很多老同志被迫离开岗位。不过尽管动荡分子为所欲为,但他们却对一个人始终很忌惮,他就是开国上将张爱萍。

在当时,张爱萍秉承“站着死,不跪着生”的态度,坚决不低头,让污蔑他的人无可奈何,甚至还曾在批斗大会上,于对抗中毫不犹豫的举起板凳自卫,迫使对方退让。



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张爱萍的风骨着实令人敬佩。只是这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当中,也只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1910年,张爱萍出生在四川达罗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就开始参与革命活动,1929年离开家乡后,正式加入红十四军。虽然他还很稚嫩,但却很快适应了军旅生活,并在1930年来到中央苏区,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斗争。

尤其是长征期间,在红军生死存亡之刻,他临危受命参与了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和保卫遵义城等重大战役,很快从红军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长征结束后,他的能力被上级认可,开始担任骑兵团团长,负责组建红军骑兵部队,并在随后的东渡黄河抗日中屡建奇功。



抗战时期,他受毛主席委派组织沪杭宁地区的游击战争,在此期间表现极为优异,而且他的作用从来不单单在作战中有所表现。

比如1938年他和李宗仁见面,便当即向他表明了台庄战役的重要性,帮助李宗仁下了决心,这也是后来李宗仁称“台儿庄大捷有张爱萍的一份大功”的原因所在。

后来张爱萍开始组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军作战,他参考借鉴毛主席长征时期的战法,悟出了一套灵活的对日反击策略,有力挫败了日军的扫荡,部队连战连捷。

1944年,张爱萍已经升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他所建立的淮北抗日根据地成为了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他本人也成为军政兼优,独当一面的八路军高级干部。



抗战结束,张爱萍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本来他应该在解放战争中大显身手的,但由于在战斗中不幸受了重伤,不得不前往苏联治病。也因此缘故,他没能赶上解放战争。

不过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于是自1948年回国后,中央便对其委以重任,让他组建人民海军。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担子,因为人民军队陆军强大,可海军却没起步,组建海军得从零开始。

张爱萍深知责任重大,他以陆军为基础,以科学方式招贤建军,吸收大批海军人才,以缴获的国民党船只为底盘,边打仗,边建设,终于在1950年搞出了一个拥有2万人规模的正规海军编制部队。



有海军,就有能力跨海作战,而张爱萍也指挥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的作战,即:攻打一江山岛战役,这场战斗第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人民海军的实力。

1955年,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一职。这一期间,他依旧全力推动人民军正规化,还临危受命负责过原子弹的研发、试验。

在党中央领导下,张爱萍和大家一起成功实现原子弹试爆,让中国历史走向新篇章。毫无疑问,张爱萍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是一流水平。

不过在和平年代,大家对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其性格。



张爱萍有个外号,叫做“惹不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刚正不阿,如同一把利剑,锋锐不可挡。面对敌人,他敢于亮剑;对于自己不赞成的看法,即便是得罪人,他也要坚持观点。

对此,毛主席评价他:“好犯上!”邓公也曾感慨:“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而正因为这种性格,他在建国后的诸多风雨中,也显得尤为突出。

比如1959年彭老总受打压时,来庐山开会的人都无奈要回避,但张爱萍却淡定陪着彭老总坐飞机回京。众人劝他要谨慎,但他却直言道:彭老总仍是我们的同志。

在后来,张爱萍始终不被局势所影响,曾表态:“我谁也不跟,我只跟随真理,没有真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低头!”



因为这种从过去战场上延续下来的强硬做派,他被一些有心人忌惮,动荡分子想打压他。

但张爱萍毕竟是经历过尸山血海的人,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又有何惧?当时他的表现极具声势,尤其是后来对红卫兵的一句“你敢上来,老子就要打你”,更是镇住对方。

靠着这种不屈服的性格,还有身上这股正气,张爱萍得到无数人钦佩,而且尽管“伤痕累累”,但他最终还是坚持过来,平稳度过风波。

1980年,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开创了开国上将担任国防部长的一个先例。直到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