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秋天,毛主席搬出了中南海,到一个名叫游泳池的地方居住,伟人最后的十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而当时伟人的小女儿李讷还住在丰泽园。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对李讷时刻保持着关心和爱护,毛主席在做好一个伟人的同时,也在尽力做好一个父亲,关爱着孩子。

1972年,毛主席女儿李讷生完孩子,由于没有钱调养身体,并且当时还要聘请保姆,经济十分紧张。主席的秘书张耀祠便将情况汇报给了主席,并且替李讷向主席张口借钱。毛主席听说李讷需要钱之后,当即表示先给她3000,不够再说。



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新中国成立之后,李讷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后来在毛主席的建议之下,毕业之后前往江西锤炼打磨自己的意志和品性。在江西的这段时间,她也结识了后来的丈夫,不久之后便怀了身孕,并且于1972年生下一个男孩。主席对李讷十分关爱,在李讷刚生完孩子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还是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了她。

李讷之所以没有跟随毛主席姓毛,是因为李讷出生于1940年,当时正值全面抗战时期,毛主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自己,而改名为李德胜,而李讷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因此便随着当时毛主席的化名,姓了李。在李讷出生之后,毛主席的身边只有她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已经远去,所以毛主席也对李讷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当时在抗战形势十分严峻,毛主席每天都要处理着来自战场上的各种信件,经常熬夜到凌晨。毛主席身边的人担心这样下去,主席的身体会垮掉,因此便想了一个办法,把李讷送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希望用李讷的活泼来把毛主席从工作当中转移到生活当中。而李讷也不辱使命,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主席每天都会陪着李讷出门散步,严肃的脸上也会经常露出笑容。



五年之后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这时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协商关于国内和平建设的问题。而这次的李讷也陪着主席到了来重庆,可以说年幼的李讷便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常跟着主席东奔西走。在与国民党签订双十协议之后,确实和平了很长时间,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国民党便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

此时的毛主席由于我党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决定避其锋芒,不与其正面应对。后来随着我军实力不断壮大,尤其是三大战役之后彻底瓦解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我军由原来的劣势转为优势,主席决定在全国拉开大决战。

由于当时战争比较残酷,毛主席也不想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枪林弹雨之中,便把李讷交付给当地的一个农民家庭抚养,这不是主席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主席的每一个孩子几乎都被寄托到别人家抚养过,然而这却是主席最不舍的一次,因为李讷是陪在主席身边最久的孩子,也是主席投入感情最多的一个孩子。而对李讷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和父亲分开,这让她十分不适应。



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李讷也终于有了玩伴,她的姐姐李敏来到了她的身边与她作伴,然而两个从小分开生活的姐妹,初次见面想要融洽的生活是十分不容易,为此主席也操碎了心,投入了很多心血。

1951年李讷的长兄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上不幸遇难,与世长辞,这件事情对毛主席的打击十分巨大。而恰恰此时李讷也生了重病,主席还是忍住悲痛的心情,给李讷写了一封信,关心她的病情,希望她能够快点好起来,这件事情也让李讷永生难忘。

后来李讷长大成人之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也是有根据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李讷由于经常陪在主席身边,主席经常会给她讲一些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以及英雄人物的故事。这些东西都在年幼的李讷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李讷会选择历史专业了。



求学之后的李讷与毛主席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然而父女之间的爱却从来没有减少。每当新年或者说主席过生日的时候,李讷总会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主席,有时候是一张贺卡,有时候是一封书信,所有的这些举动都让主席十分感动。身在北京的主席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女儿,但是孩子毕竟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继续陪在自己的身边。

大学毕业之后,李讷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到江西的一家工厂上班,在这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性。同时李讷也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徐宁,徐宁为人十分幽默开朗,两个人相识之后给李讷带来了不少欢乐,很快两个人便成婚。



1972年,李讷和丈夫徐宁有了一个孩子,而这时毛主席也让他的警卫员张耀祠去看望女儿。在与李讷的交流当中,张耀祠得知李讷在生育之后,经济十分困难,因此便建议李讷向主席求助,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但是李讷不想让父亲担心,并没有向主席提及,后来还是张耀祠主动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主席。

主席听说女儿的情况之后也十分担心,便询问张耀祠:她缺少多少钱呢?张耀祠道:先给她8000吧。毛主席听到这句话之后眉头一皱说道: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钱呢?我的钱是工人农民给的。主席之所以说这种话,并不是因为不关心女儿,而是因为主席知道,自己的钱取之于人民,同样也要用之于人民,这些钱也是主席辛辛苦苦写稿子获得的稿费。



后来主席对张耀祠说道:“好吧,先给她3000,等她走的时候再给她5000。”其实主席在做这种决定的时候,内心十分的纠结,一方面是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是天下的人民和群众,主席夹在中间也是十分为难。可正因为如此,主席对李讷的关心和爱护才显得更加珍贵。

结语

伟人的一生是十分不易的,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主席选择了人民,选择了为人民的事业而奔波一生,那么注定主席要牺牲很多东西,亲情便是便所失去的。在革命的路途中,主席失去了太多的亲人,因此在获得胜利之后,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更加重视亲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