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普外科医生身着绿色手术衣,手持手术刀,游离、切割、缝合,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技巧娴熟。2025年2月2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行普外科文化之旅活动,让青少年体验者一同走进并不“普通”的普外科,在体验中感受外科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普外科真的很“普通”吗?当然不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种类最多,是“最复杂的临床学科”之一,也是所有外科的基础。
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樊友本教授介绍,
除传统开放手术外,微创外科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追求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并发症以及让患者更快的康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应运而生。其中,机器人具有灵活度高、视野开阔、操作精细度高等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为先进、精准的微创手术选择,甚至可以远程异地手术。
“缝合打结作为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可不容小觑。手术切口缝合就犹如外科医生的签名。”在六院实训中心,青少年们在现场体验外科缝合操作,普外科医生丁政博士边讲解、边指导青少年们在香蕉皮上进行缝合操作。对于初次接触缝合操作的新手而言,难度不小,活动现场,青少年们手指翻飞,认真缝合,同时注意缝线的整齐对称性。
此外,青少年们还通过腹腔镜模拟器尝试操作各类手术器械,夹豆子、穿线……体验者们在腔镜下进行夹持、牵引、切开等基本操作。体验者王同学表示,
“腔镜模拟训练充分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让我感受到如果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既要心有猛虎,又要细嗅蔷薇,外科手艺可真是一门精细活。”
手术为什么要用无影灯?规范的外科洗手流程如何进行?走进神秘的门诊手术室,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来为您解答。
护士带领青少年们体验外科手术前的规范洗手流程,医生为青少年们科普无影灯“减淡本影”的工作原理。
在普外科病房,一场人体器官模型拼图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青少年们亲手组装人体器官模型,包括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等,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旗、普外科护士长冯笑带领青少年们深入了解各器官的形状、相应部位及功能,开启了一场奇妙的人体探索之旅,在实践中掌握人体构造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锻炼了青少年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医学的浓厚兴趣,感受生命的奥秘。
中国现代普外科的主要开拓者、“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曾经担任市六医院普外科顾问,老一代主任钱允庆教授为六院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接通血管,为断肢再植做出贡献。
目前,市六医院普外科涵盖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甲乳疝外科、减重代谢外科、血管外科、急诊外科6个亚学科,成为守护大众健康的重要防线。未来,市六医院普外科将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注重精准诊断和个性化、高质量治疗,更好地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