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校区举行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座谈会,深切缅怀这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杰出校友。本次座谈会通过追忆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壮阔人生,弘扬其“深潜报国、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激励新时代交大人赓续红色基因,勇担强国使命。
座谈会现场庄严肃穆,黄旭华学长的珍贵纪实影像在大屏幕上逐帧浮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深情介绍了黄旭华学长的生平历程。黄旭华同志是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是我国引以为傲的科学巨匠和旗帜楷模。他以“深潜人生”践行报国誓言,隐姓埋名数十载,为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坚实基础,用坚守诠释了“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的壮阔人生。
黄旭华学长以百年的舰船人生,谱写了不朽的传奇华章。他誓言干惊天动地之事,却甘愿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用一生诠释了“此生属于祖国,无怨无悔”的信念,以深沉的家国情怀为交大人树立了一座选择责任、勇担使命的精神丰碑,堪称交大之光、国之脊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黄旭华学长的事迹、传承其精神,上海交通大学依据《关于做好传承科学家精神追思纪念黄旭华学长的工作方案(拟)》规划,将开展一系列缅怀纪念黄旭华学长的主题活动。
清明节期间,全校师生将前往山茶社纪念碑、黄旭华院士专题展馆、旭华路等相关地点进行主题祭扫活动,缅怀黄旭华学长的高尚品格和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他“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的奋斗人生。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将深入推进“旭华”班人才培养工作,完善“黄旭华奖学金”评选颁发及获奖人宣传宣讲机制,激励更多学生投身核潜艇及相关领域。学校还将设立“黄旭华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师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黄旭华精神在学术领域落地生根。
在文艺宣传与创作方面,学校计划创作推出一批以黄旭华学长为原型的高品质文艺作品和出版物,打造有影响力的融媒作品。师生将创作话剧、音乐、舞蹈、电影、诗歌等多种形式的优秀原创文化作品,并组织展演展映活动。学校还将邀请话剧《深海》主创来校交流,打磨完善校史剧《积厚流光》中的《山茶》片段,创作拍摄主题电影《核潜艇》,并以黄旭华学长为原型创作歌曲、舞蹈、雕塑等文艺作品,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科学报国”的信念。
此外,学校将策划举办黄旭华人物专题展,通过图片、实物、文献资料,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现黄旭华学长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并在广东、湖北等地开展巡回展览,推动其事迹和精神在广大校友中深入人心。学校还将组织成立“黄旭华精神”宣讲团,邀请黄旭华学长的家属、同事、在校师生等加入,深入学院、班级开展广泛宣讲活动,邀请黄旭华学长的女儿、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黄峻作《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主题宣讲,让黄旭华精神在校园内外广泛传播。
看看新闻记者: 戴晶磊
编辑: 戴晶磊
通讯员: 王宁华,江倩倩,柳小丫
责编: 李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