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
2025 年
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
要达到 80%以上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爬取社交媒体上相关内容发现
一方面母婴室正变得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
公众对其不满意之处也不少
女厕所里隔张帘子
放两个洗手台就叫母婴室?
马桶和吸奶器同处一室
母婴室成为杂物间……
爬取抖音 #母婴室# 话题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3586条评论内容,经人工清洗后,保留1540条有效数据后得出的词云图。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一直在推进
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
在数量、管理和设备配置方面
均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2023年
上海各类公共场所
已建母婴设施2600余个
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虽然上海母婴室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走访调查中,也被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
儿童医院等机构
母婴室分布不足一成
从母婴室在上海的分布来说,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分布不合理。据调查,超过六成的母婴室集中在购物商场,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虽然也设有母婴室,但其数量相对较少,仅占两成不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医院等这类直接服务于母婴的专业机构,其母婴室分布量不足一成。
二是线上搜索难。
在不同地图导航软件上搜索“母婴室”,皆存在数据收录不全、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就实际走访的数据来看,母婴室的数量不少,但日常出行的市民能否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有效、及时地了解到附近的母婴室究竟在哪里,成为了一大问题。
比如,在“随申办-爱心妈咪小屋”中搜索某区范围内的母婴室,得到的结果仅有11个,多为“华氏温馨小屋”“许昌暖心小屋”这些由区卫健委、工会主导管理的母婴设施,而大型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休闲场所内的公共母婴设施则“隐身”了。
而在某个商业地图软件上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更为杂乱,15条搜索结果中仅3条为母婴室。在另一个商业地图上,母婴室有专属特殊标识,但除去重复地点信息后,仅剩下3家母婴室。
为什么线上地图难寻母婴室呢?
据了解,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的管理方式,使得母婴设施的信息管理也相对多头。在自愿自主上传标注的方式下,也并不是所有母婴室责任主体都会主动上传点位信息。
有的大门紧锁
有的沦为杂物间
如果顺利找到数字地图上的母婴室,可能会面临第二个问题:软件上查找到的母婴室,到达后却发现门紧锁着无法进入,难以找到负责开门的管理人员,这种情况让急需使用的母亲感到无助和沮丧。
商场内,上锁的母婴室。
而有些母婴室则与残疾人卫生间或第三卫生间共用同一个空间,并未提供单独的哺乳环境,这让使用者感觉隐私和舒适权受到了侵犯。
此外,母婴室常常被无关人员占据,或是变成了杂物间,堆满了清洁工具和其它物品,沦为摆设。
与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混用的母婴室。
质量“参差”的母婴室
即使开放的母婴室,建设和维护也参差不齐,存在诸多短板。
关于“使用母婴室时遇到的问题”,复旦学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发放了17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85份有效问卷,除了“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不开放”外,受访者反映的问题还有,“缺乏必要设施、需要长时间排队、硬件设施问题(如环境脏乱、空间狭小等)”等。
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赵树坤研究多个城市的母婴室发现,“一些母婴室的设备设施材料是否符合母婴设施建设标准,是否安全达标,不得而知。设施设计也没有凸显人性化,包括哺乳座位设计的高度,没能考虑到母乳喂养时的姿势要求,换洗台的高度不可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的需求等。”
“奶爸止步”
男士无助又不便
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前,“奶爸”们受限于“男士止步”,感到既无助又不便。
抖音“被母婴室劝退的爸爸”话题下的评论,超过44%的评论支持父亲进入母婴室,“带婴幼儿要做的事很多,换纸尿裤、衣服、冲洗奶瓶等,加上孩子很重,一个人有时候根本顾不过来。”而“看情况考虑”的评论,认为父亲进入母婴室的前提,是对管理和设施的改进,如应该尽量安装拉帘、哺乳与换纸尿裤冲奶粉等区域应设置分隔等。
“理想”的母婴室什么样
市民眼中“理想母婴室”应该什么样?
从问卷调查来看,一个合格的母婴室,必须装备座椅、尿布台、洗手台、带盖垃圾桶、呼叫设备、安全电源、桌子或柜子等设施;除此之外,母婴室最好还应配备有空调和自助售货机,为使用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按照母婴室的设施完备程度,可将其划定为不同的等级:
从复旦学生的走访来看,上海不少场所仍只停留在“有”母婴室的阶段,并未结合实际,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母婴室的好用与否,离市民心中的“高配版”尚有距离。希望母婴室的运营机构能够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让上海市民和广大海内外游客更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作业,指导老师:周葆华、崔迪、蓝星宇。
作者: 曾奇桐 马青园 罗中和 马榕鞠 张晓辕
微信编辑:Rong
校对:佳思敏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