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亚洲设计奖(ASIA DESIGN PRIZE 2025)获奖名单揭晓。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高泓铠、金鸣、张思琪的设计作品《智医-理疗机器人》凭借卓越的工艺和独到的创意,从22个国家的1894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此项国际奖项。作品不仅展现了年轻一代学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彰显了科技赋能医疗健康的未来图景。
根据设计,智医-理疗机器人能将传统中医按摩技艺与现代理疗机器人巧妙结合。机器人通过柔性机械手臂精准再现推、揉、按、捏等传统技法,将中医按摩的温度感与现代科技的精确性完美融合,仿若中医大师就在身旁,为用户提供全新健康体验。
其中,柔性机械手臂的仿生设计是该作品的亮点。学生金鸣介绍,在技术方面,设计团队与科技企业紧密联系,引入前沿技术确保机械手臂的精准控制。在用户需求匹配方面,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调研方式,了解不同用户对理疗机器人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优化。
“前前后后大概有20多版方案的修改。”学生高泓铠回忆道:“传统中医师的按摩往往高度依赖经验及对穴位的把握。相比之下,AI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并定位人体各个穴位,并且能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自动调整按摩力度,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按摩体验,期待未来这款产品能走进医院和家庭。”
初版设计
据悉,亚洲设计奖是一项设计界区域性的国际性设计奖项,创立于韩国,旨在表彰和推广来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杰出设计作品。该奖项不仅关注设计的美学价值和创新性,还强调设计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正面效应。作为跨学科的设计竞赛,亚洲设计奖涵盖工业设计、空间设计、视觉设计等多个领域设计作品。本届亚洲设计奖颁奖典礼将于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办。
《智医-理疗机器人》的获奖绝非偶然,它的背后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成果。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业设计技术中心执行主任向进武告诉记者,学校坚持以“工作室带项目”的模式。虽然作品始于一年前某企业的真实需求,但要将概念转化为产品并非易事,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至关重要。
向进武指导学生高泓铠、金鸣
“项目涉及机械工程、中医学、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需对接市场需求、解决工程问题。这种校企合作、实践导向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提前熟悉行业规则,从用户体验角度优化产品。”向进武表示,工作室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正如他所言:“我们正站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需要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作品获奖,也印证了一句话——唯有立足本土文化、拥抱技术创新,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撰稿:杨育杰
摄像:章泽生
编辑:杨玉洁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