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5年1月1日起,嘉定区精神文明办联合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文明实践在嘉定”系列报道,围绕嘉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文明实践员、优秀文明实践团队、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和优秀文明实践站(点),通过真实的人物经历和生动的实践案例,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共同书写文明实践新篇章。
多年来,江桥镇缺少市民“家门口”的科普服务空间和项目。为填补这一缺失,江桥镇把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作为激发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情的“金钥匙”,将科普点位串珠成链,打造“科普·智汇营”特色项目,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自2021年启动以来,“科普·智汇营”四年间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97场次,吸引1.1万人次参与。
汇阵地,汇实践
寒假期间,位于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科普·智空间来了一群高中生志愿者,他们运用自己在学校和现场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热情地为孩子们介绍智空间的高科技设备和趣味体验。
为打造集科普书籍阅览、科普知识讲座、科普互动体验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普场馆,智空间引入了“红色VR体验”、人机五子棋对弈等科普设备。行走在智空间,体验者可以拿起VR设备开启一段红色之旅,身临其境地走进草地、飞跃嘉兴、来到延安;也可以跟机器人“悟空”打个招呼,欣赏可爱的小“悟空”表演舞蹈和武术;还能够跟下棋机器人来一场人机对弈。
“原来‘鲜’香的背后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吃货们好了不起!”同在江桥的太太乐鲜味科普体验馆,也在寒假迎来了不少小游客。以全景式数字动画长卷为媒介,细腻勾勒鲜之技艺的悠久起源,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动人的风景,直观而生动地再现了祖先们探索新鲜滋味的足迹与智慧,孩子们看得十分入迷。
根据辖区内已有资源,江桥镇推出了“跟着科普趣旅行”科普体验路线。线路串联科普·智空间、鲜味科普馆、德力西电力基地、碳中和智慧农场等镇域内特色志愿基地,以“志愿讲解+实景体验”的形式,满足市民多元化科普教育需求。四年间,路线点位累计接待青少年团队400余场次,覆盖约1.5万人次,江桥镇青少年科普生态圈初具雏形。
汇融合,汇专业
除了常态化科普点位,每年夏天对于江桥的孩子而言都充满着惊喜。江桥“科普·智汇营”每年暑假准时上线,给孩子们送上丰富的科学大餐。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教师钱利群去年暑假第一次来到“科普·智汇营”,给孩子们带来了“工程项目”课程。孩子们的表现给钱利群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从“两根线条”到孩子们原创的“坐姿检测器”,他惊讶于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孩子从‘两根线条’发散到了太空电梯,还有孩子们能迅速组成团队,群策群力。虽然我和孩子们的相处只有短短几堂课,但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无穷的潜力。”钱利群感叹道。
依托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等,江桥引入中福会少年宫、上海科技馆、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光机所、沪杏科技图书馆等20余家市、区级科普志愿力量,组建“科学豆豆”科普志愿联盟,共建共育“科普·智汇营”项目。以2024年为例,“科普·智汇营”设置了电气筑梦师、超声波探秘者、自然探索家、智慧出行官四类“沉浸式”特色互动探索营,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分组进入四个主题营,跟随科普导师开展系列科学探索。
除了集中的“智汇营”活动,江桥镇围绕“科普实验室、科普大讲堂、科普趣课堂、科普乐游坊、科普光影厅”五大主题,开发了200余个特色活动“科普资源库”。线上线下60余场次科普活动,通过“预约点单”的形式,由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送到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免费的“科普大餐”。
汇人气,汇创新
“机器人课程其实就像搭积木,既锻炼逻辑,又锻炼了动手能力。”2021年开始,作为文明实践科普导师,乐博乐博机器人江桥学习中心的教师张巍每年都会参加“科普·智汇营”,给孩子们带来主题课程。从积木机器人开始,课程内容逐年进化,2024年的课程已经有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元素。
“我很乐意每年都来‘智汇营’,看到孩子们能完成一件件从无到有的事情,特别是看到他们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我特别有成就感。”张巍说道。
除了张巍,“科普·智汇营”还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实践导师。目前,文明实践科普队伍核心导师达50余人,其中不乏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讲师团成员等。同时,江桥镇也发起了“招募小小科普体验师”“科普空间轮值讲解员”等活动,调动市民群众尤其是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今年的‘科普·智汇营’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推出更多创新实践课程,为青少年提供探索科学的舞台,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项目负责人吴紫薇表示。
撰稿:黄湘钰
编辑:李蓝玉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