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爸,真的有必要大老远跑回老家过年吗?这次元旦假期才三天,在家休息不好吗?"儿子小军趴在沙发上,一脸不情愿地说道。
我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着这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怎么连回趟老家都这么多意见?"
"那边又冷又偏僻,连个像样的商场都没有。而且奶奶家连Wi-Fi都没装!"小军继续抱怨着。
妻子从厨房走出来,轻声劝道:"小军,你爸难得休假,陪爷爷奶奶过个年,这不是很正常吗?"
看着儿子撇着嘴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个腊月,那个让我永生难忘的夜晚。
01
"小军,你知道爸爸为什么会从广州调到沈阳工作吗?"我关掉了电视,示意他坐到我身边。
"不就是因为沈阳房价便宜,而且这边也有总公司的分部吗?"小军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其实我们都是农村出身,那时候能考上大学已经是村里的骄傲了。记得考上大学那天,全村的人都来我家道贺,母亲高兴得一整天都在抹眼泪。
毕业后,我们双双南下广州打拼。那是2005年,正是广州发展最快的时候。从实习生做起,一步步爬到部门经理,我们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三室两厅的大房子,豪华的私家车,还给小军报了最好的幼儿园。
"那时候爸爸可厉害了,"妻子接过话头,"是公司最年轻的销售经理,还得过'年度之星'呢。"
可是成功的代价就是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每年除了给父母寄钱,就只剩下电话里的寒暄。有时候,连春节都回不了家,只能在视频里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面容。
"那时候,我总觉得寄钱回家就尽到责任了。"我自嘲地笑了笑,"直到六年前那个雪夜,我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后来为了能离老家近一点,我甚至放弃了广州一个年薪50万的高管职位,选择调往沈阳工作。这一决定,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何必呢?"当时的同事都说我傻,"现在什么年代了,哪有人为了离家近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再说现在有高铁有飞机,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啊。"
可我知道,再多的钱也换不回父母日渐衰老的容颜。尤其是每次和母亲视频,看到她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弯腰驼背的样子比上次又严重了一些,我的心就像被什么揪着一样难受。
02
说起2012年那个腊月初八,现在想来仍然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天我正在出差途中,从北京开会回来,准备直接回广州复命。
火车经过老家那站时,透过车窗,我看见站台上稀稀落落的人群。不知怎么的,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突然涌上心头。鬼使神差地,我提着行李下了车。
那是个雪夜,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我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走向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小院。老槐树还在,只是比记忆中又粗壮了几圈,树干上的皱纹仿佛印证着流逝的岁月。
"爸,是我,我回来了。"站在家门口,我的声音有些发颤。
母亲听到动静,几乎是跑着出来的。她穿着那件褪了色的棉袄,头发已经全白了。看到我的那一刻,她愣在原地,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我这才发现,她的背比印象中驼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像树根一样深深扎进了皮肤。
"孩子,你可算回来了!"母亲颤抖着说,不停地拍打我身上的积雪,"你爸,你爸快出来,儿子回来了!"
父亲慢慢走出来,脸上的皱纹比我记忆中深了许多。他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支烟,但我看得出,他的手在微微发抖。记忆中高大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变得佝偻了。
"开车来的?"父亲问。
"火车,路过就下来看看。"我努力让声音显得平静。
"工作忙吧?"
"嗯,挺忙的。"
简单的对话背后,是道不尽的思念与愧疚。
"就住一晚。"我轻声说,"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开会。"
母亲连连点头:"住一晚也好,住一晚也好。总算见着人了。"说着又抹起了眼泪。
那天晚上,我躺在自己从小睡到大的床上,听着外面呼啸的北风,辗转难眠。老屋的门窗有些漏风,寒气从缝隙中渗进来,却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烟火气息。隔壁房间传来父母压低的说话声,还有柴火噼啪的响声。
为了赶早班车,我打算天不亮就走,免得又要承受离别的伤感。算着时间,凌晨四点多,我轻轻起床,蹑手蹑脚地收拾行李。
然而,当我路过厨房时,那一瞬间的画面,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