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我找到她家了。"李晓薇的声音透过电话,带着紧张和期待。
"我刚刚敲了门。"电话那头的李建国屏住了呼吸,仿佛时光倒流。
"门开了,但是……"李晓薇的声音突然变得迟疑,"爸,事情好像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这一刻,跨越半个世纪的等待,即将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折。
李建国握紧电话,心跳加速,等待着女儿接下来的话。
01
上海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洒在病床上。李建国躺在那里,他的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他微微抬起手,示意女儿李晓薇靠近。
"晓薇,爸爸可能……没多少时间了。"李建国的声音虚弱,但语气坚定,"我有个请求,希望你能帮我完成。"
李晓薇握住父亲的手,点了点头:"爸,你说。"
李建国从枕头下艰难地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李晓薇。照片上,一个英俊的年轻男子和一个美丽的姑娘相依而立,背景是陕北特有的黄土高原。
"这是……"李晓薇接过照片,惊讶地看着。
"这是我和赵丽华,"李建国的眼中闪过一丝柔和,"我的初恋。我希望你能帮我去陕北找到她,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李晓薇听着父亲的话,心中充满疑惑。她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个名字,更不知道父亲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李建国似乎看出了女儿的疑惑,缓缓开口讲述起他的知青岁月。那是1968年,响应国家号召,18岁的李建国从上海来到陕北插队。在那片黄土地上,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姑娘——赵丽华。
"她是当地的姑娘,比我小两岁。我们在一起劳作,分享梦想。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李建国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夏天,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蝉鸣声此起彼伏。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她穿着一件粗布衣裳,头上扎着两条麻花辫,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时候,我就被她的纯真和活力吸引住了。"李建国微笑着回忆道,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李晓薇静静地听着,想象着年轻时的父亲和那个叫赵丽华的姑娘,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挥洒汗水,共同憧憬未来的模样。她仿佛看到了两个年轻人在田间劳作,在月光下散步,在炕头上读书,在村头的小溪边低声细语。
"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李建国继续说道,"冬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挑水、打柴;春天,我们一起播种、除草;夏天,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秋天,我们欢欢喜喜地收获。丽华教我唱陕北民歌,我给她讲上海的繁华。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成长。"
"1978年,知青返城政策出台了。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李建国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丽华鼓励我回城,说我应该去追求更好的未来。我答应她,一定会回来找她。"
李建国闭上眼睛,仿佛又看到了离别那天的场景。赵丽华强忍着泪水,帮他整理行李,叮嘱他要照顾好自己。他们相拥而泣,在村口依依不舍地道别。赵丽华站在村口,目送他远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
02
"那天晚上,我在返程的火车上彻夜未眠。"李建国说,"我不停地想着丽华,想着我们的约定,想着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重逢。"
李建国的声音低了下来,带着深深的遗憾:"但命运弄人,我回城后再也没能联系上她。我试过很多方法,写信、托人打听,可是都没有消息。"
"起初,我每个月都会给她写信,述说我对她的思念,描绘我们未来的蓝图。可是,信件如石沉大海,从未收到回音。我托人去村里打听,得到的回复总是模棱两可。我甚至想过再次回到那个村子,但种种原因让我无法成行。"
李建国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责和懊悔,"也许我应该更加坚持,也许我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回去找她。但岁月就这样悄然流逝,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誓言,都随风而逝。"
李晓薇听到这里,不禁红了眼眶。她从未想过,一向坚强的父亲,心里竟然藏着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晓薇,这是爸爸最后的心愿。"李建国握紧女儿的手,"你能帮我完成吗?"
李晓薇坚定地点头:"爸,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赵阿姨的。"
就这样,带着父亲的嘱托和那张珍贵的老照片,李晓薇踏上了寻找赵丽华的旅程。
从上海到西安,再从西安到延安,李晓薇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随着火车不断向西北行进,高楼大厦逐渐被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取代。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李晓薇不禁想象着四十多年前,年轻的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
到达延安后,李晓薇先去了当地的知青办公室。在那里,她翻阅了大量的旧档案,希望能找到关于赵丽华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份泛黄的名单上找到了赵丽华的名字。
"赵丽华,1972年生,原籍延川县。"李晓薇喃喃自语,心跳加速。这个信息给了她很大的希望,至少她知道了下一站该去哪里。
第二天一早,李晓薇就乘车前往延川县。坐在颠簸的班车上,她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她离父亲的心愿越来越近,紧张的是不知道等待她的会是什么。车窗外,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远处的梯田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铺展开来。李晓薇不禁想象着,当年父亲初到这片土地时,是否也像她现在这样,对未知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忐忑。
到达延川县后,李晓薇发现要找到一个几十年前的人并不容易。她走访了当地的派出所、村委会,询问了许多老人,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每一次失望都让她的心沉重一分,但想到父亲期盼的眼神,她又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寻找。就在她快要灰心的时候,一位老大爷给了她一线希望。
"赵丽华?我记得这个名字。"老大爷回忆道,眼神中闪过一丝亮光,"她退休后搬到山里的小村子去了。具体在哪个村,我记不清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邮递员老王,他应该知道。"老大爷的话让李晓薇重新燃起了希望,她感激地向老大爷道谢,匆匆踏上了寻找邮递员老王的路。
03
循着这条线索,李晓薇找到了邮递员老王。老王是个面容和蔼的中年人,身上的邮递员制服已经洗得有些褪色,但整洁干净。在得知李晓薇的来意后,老王爽快地告诉了她赵丽华的具体住址。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似乎想问什么,但最终只是善意地笑了笑。
"小姑娘,那个村子在山里,路不好走。你得租辆摩托车才行。"老王好心提醒道,"山路崎岖,一定要小心。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去村里找老支书,他认识赵老师。"
李晓薇谢过老王,按他的建议租了一辆摩托车。坐上车后,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陌生的机车在身下轻轻震动。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摩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目的地进发。道路两旁的黄土高坡上,零星点缀着几棵顽强生长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李晓薇的心也随着这起伏的山路波动着,既期待即将到来的相遇,又担心可能面临的失望。
一路上,李晓薇的心情复杂难明。她既期待见到赵丽华,又害怕看到一个年迈苍老的老人。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来意。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李晓薇来到了赵丽华所在的小村子。村子不大,只有零星的几户人家。李晓薇按照地址,很快就找到了赵丽华的家。
站在院门前,李晓薇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敲响了门。
"咚咚咚"的敲门声在寂静的村子里显得格外清晰。李晓薇的心跳得厉害,她不知道门后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门开了。
李晓薇以为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眼前出现的这人却让她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