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商朝的灭亡可不是意外,那是早就注定好的事儿。

这故事啊,得从纣王的一个糊涂念头说起。




有一天,纣王带着一帮大臣去女娲宫进香。

女娲可是天地间最厉害的神仙,她的神像美得让人看了都直发呆。

可这商纣王,一直以来都被人说是荒淫无道。

他一见到女娲的神像,就被那绝美的样子迷得晕头转向,脑子一热,就在墙上写了首轻薄的诗。

诗是这么写的:“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碧云缥缈人难到,深阁沉沉夜未央。

暑退九霄净,兰生满地香。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当年幸御妆。

取回长乐侍君王。”

就这么几句话,可把女娲的圣洁给亵渎了,还触犯了天道的威严。





女娲这么完美的存在,哪能被纣王这么轻薄对待?

这可不只是对她个人的侮辱,简直是对整个天道秩序的挑衅。

女娲一怒之下,决定降下天罚,派了轩辕坟三妖,也就是千年狐狸、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让她们变成妲己、胡喜媚和碧霄,去迷惑纣王,把商朝的朝廷搅得一团糟。

这才有了后来周灭商,纣王败国的事儿,也引出了 “封神榜”。

这么看来,封神榜的出现,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天庭的需求。在《封神演义》的神话世界里,天庭有一个庞大的神灵体系。

可时间久了,神灵更替,天庭的秩序就出现了不少空缺。

封神榜的诞生,就是为了把这些空缺给补上,让天庭的管理体系更完善。

第二个是三教共签。

阐教、截教和人道这三教,它们之间一直都存在竞争关系,特别是阐教和截教,斗争得最激烈。

后来,三教一起签了封神榜,选出 365 位正神,分到雷、火、瘟、斗等八部,让他们负责监督人间的善恶,检举三界的功过。

第三个和商周战争有关。

封神的过程和商周易代的历史背景紧紧连在一起。

商纣王太无道了,又荒淫又残暴,老百姓都没法过日子,天下大乱。

周文王和周武王顺应天命,起兵讨伐纣王,最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在这个过程中,“封神” 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一股力量。

封神榜上的神灵,大多是商周战争里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因为战功赫赫,有的因为忠义之举,被封为神灵,得到了更高的地位和荣誉。

再说说阐教和截教的斗争。

在神话世界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后来两人分别创立了阐教和截教。

本来他们同出一源,可没想到最后走上了对立的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