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背着一个大包零食,手里抓着贝贝的水杯,缓缓地从缆车上走下来。她还感觉到刚才在高处俯瞰景色时的眩晕,头晕和恶心的感觉都还在。

她稳定了一下站立,看见贝贝已经跑开,远远地。她急忙加快步伐,生怕小家伙跌倒。

经过一番努力,带着贝贝,她终于走到了休息的地方,她的双腿感到无力,浑身酸痛。

她的女儿珊珊和女婿已经稍微离开了一点,坐在凉亭的椅子上,他们正在看手机和喝饮料。秀英气喘吁吁地走了过去,坐下后喝了口水,说:“我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我饿了。”

珊珊轻轻地对秀英说:“妈,贝贝还想去尝试大摆锤游乐项目,你饿了的话,可以先吃点小零食填填肚子,我们玩完后再一起吃晚餐。”

秀英正想回应,女婿已经带着贝贝去排队购票了。她深吸了口气,找了一个清凉的地方坐下,拿出包里的面包开始慢慢地享用。

吃了一半的面包后,她感到之前因为低血糖而产生的不适感有所缓解。这时,她开始有机会细细观赏周围的美景。



这里是一个建在山脚下的小型旅游胜地,位于市区的边缘,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山并不是很高,沿着山势修建了通往山巅的阶梯,并在每200米左右设有凉亭供游客休息。

山脚下是一个儿童游乐区,有大章鱼、碰碰车等各种适合孩子们的娱乐设施。尽管景区面积不大,但它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的地方。

从市区开车到这里只需半小时,所以周末的时候,这里总是人头攒动。

此时正值春季初步,四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清新,秀英心中的不快也随风而去,心情得到了很大的放松。

他们离开游乐场后,纷纷讨论晚餐去哪里解决。贝贝热切地要求吃个汉堡,然而周围都是些小型餐馆,没找到快餐店。贝贝感到失望,蹲在地上泪眼汪汪。

四人外出,女婿专心驾车,珊珊则总是与手机为伴,时而拍照分享,时而沉浸在抖音世界。贝贝的照顾工作自然由秀英承担,她也早已习惯。

然而,秀英对那些五光十色的零食不感兴趣,中午匆匆吃了个面包,现在已经饿得不行。她急切地希望找个地方坐下来,享受一顿饱餐。

女婿考虑到贝贝的心情,建议他们到市区找家餐厅用餐,并准备给贝贝买个汉堡。秀英只好同意。等他们最终选定餐厅时,已是下午四点,他们已经忍饥挨饿过去了将近九个小时。

女婿浏览了菜单后选择了红烧肉和蒜蓉粉丝蒸虾,珊珊选了葱爆牛肉和剁椒鱼,然后对服务员说:“每人再来一碗米饭,快点。”

秀英看着菜单,叫住了服务员说:“加一份炒青菜。”

珊珊看了菜单后皱了皱眉:“38块钱?这炒青菜也太贵了,我们那边才十几块。”她摇了摇头:“不要了。”

平时秀英可能会就此妥协,但这时她的胃有点不舒服,很想要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和一份简单的炒青菜。她提高了声音说:“不要听她的,炒青菜我们还是要。”



珊珊有些不解:“妈,你怎么总是这样?那四道菜我们都吃不完,加一个青菜不是浪费吗?”

“这怎么能叫不浪费?”秀英生气地拿起菜单,指着面前的菜给珊珊看:“看看这些菜,剁椒鱼58元,虾68元,红烧肉58元,葱爆牛肉88元,这些都比青菜贵得多,你怎么就看不出来这是浪费呢?”

珊珊震惊地看着母亲,从没见过她这么生气。服务员尴尬地站在一旁,不知该走还是留。珊珊的丈夫赶紧站起来解围,要服务员加一份炒青菜,并再点一份紫菜蛋花汤。

秀英在这顿饭上吃得很沉重,但也很坚定。她明白,她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

3

周末,珊珊和贝贝都在睡觉,秀英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行李,然后打车去了车站。

当列车启动时,秀英发了条微信给珊珊:“我决定回老家,别来找我,也别想我。”然后她关掉了手机。

本来她原打算等到暑假结束,贝贝开始上幼儿园之后再返回家乡,或者说她一开始并未考虑过要返回。但现在,她却已经坐上了回到老家的列车,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这真是讽刺!

秀英的思绪随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逐渐回到了过去。

秀英和丈夫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当年为了响应晚生晚育的政策,他们等到将近三十岁才开始计划怀孕。

顺其自然地等待了一年,秀英仍然没有怀孕。去当地医院做检查,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然而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怀孕的迹象。

秀英开始着急,拉着丈夫四处奔走,看了许多大医院,中药西药吃了无数,终于在她33岁那年生下了女儿珊珊。当时,那些早婚的同龄人,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

由于女儿来之不易,秀英视她为珍宝,事事亲力亲为,包括珊珊的穿衣、饮食、起居等方面。

珊珊在上小学时,由于身体虚弱,经常生病。秀英频繁请假照顾女儿,这让领导对她不满。最终,她主动申请调到后勤部门,以保全自己的工作。

珊珊初中一年级时,秀英的丈夫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亲友认为秀英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珊珊太辛苦,建议让珊珊住校,但秀英不放心,坚持让她走读。

那几年,秀英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准备早餐,六点准时出门,骑电动车送珊珊上学。下班后,她先买菜做饭,再去接珊珊放学。晚餐后,珊珊做作业,秀英洗碗整理家务。晚上经常要到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生活繁忙紧张。



即使如此,她从未考虑再找人一起过日子,只因担心珊珊会因此受委屈。

珊珊上高中后,由于学校距离家很远,秀英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以便陪伴女儿。这一陪伴就是从珊珊高中到大学毕业。

原本秀英希望珊珊毕业后回老家发展,但珊珊的男朋友在本地考上了公务员,并已被录用,所以不能去外地。为了爱情,珊珊也在本地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两人正准备结婚。

事情已经定下来了,秀英不舍得离开女儿,只能决定留下来。

珊珊的公公婆婆在乡村经营果园,很少到城里来。结婚后,珊珊就不再租原来的房子,搬回和公婆同住,秀英也跟着一起住。

秀英闲不住,除了做饭,就是打扫卫生,家里总是干净整洁,地板也擦得一尘不染。

那段时间,秀英内心充满了幸福。尽管经历过不少艰辛,但她还是把珊珊抚养成人,并嫁给了一位好丈夫,她的生活变得安稳宁静,真是美好!

这一切悄然改变的时刻是从珊珊生下孩子开始的。

当珊珊生贝贝时,秀英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她对女儿的担忧远远超过成为外婆的喜悦。直到医生确认母子平安,她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然而孩子的爷爷奶奶只在孩子出生后来医院看了一眼,留下了一对金手镯后就离开了。

秀英对珊珊抱怨说,自己的宝贝女儿拼命给他们家生孩子,却没有得到多少关心。珊珊似乎不在意这个问题,反而为公婆找理由,解释说他们果园工作繁忙,脱不开身。她细细观赏那对金手镯,高兴地说,这足足有三十克重!

秀英抱怨珊珊,觉得她太过心大。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在月子期间,秀英全程照顾珊珊,吃饭时匆匆吞下残留的饭菜后,立刻去抱孩子,而珊珊的责任仅仅是给宝宝喂奶。秀英担心任何一点照顾不周会让女儿落下月子病。

在办满月酒的时候,亲家老两口这是第二次上门,为孩子送上了一万的红包。酒席结束后,他们与秀英打了个招呼,表示家里事情多,就先回去了。

秀英心里有些不满,对珊珊说道,你婆婆也不愿意留下来照顾你几天,哪怕只是象征性地也好呀!

然而珊珊回应,她们已经给了钱,我们就应该尽力,这样的安排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纠结这些呢?

秀英愣了一下,难道错的是自己吗?谁规定的付了钱就不需要出力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珊珊不用面对婆媳之间的矛盾。

在珊珊结束产假返回工作岗位后,秀英一个人照顾孩子,难免感到力不从心,她希望能让亲家母过来帮忙照顾孩子。然而,珊珊告诉她,婆婆在工作时闪了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休养。

第二天,秀英在使用珊珊的手机下单购物时,意外点开了她和婆婆的聊天记录。这条记录显示,婆婆在秀英提出让她过来帮忙前的两天就已经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过来照顾两个月孩子,让秀英得到休息的时间。婆婆还表示,冬季果园不忙,她可以腾出时间帮忙。

然而,珊珊婉言拒绝了婆婆的提议。她表示家里空间有限,不适合再增加一位成员居住。珊珊提议等换了更大的房子再考虑这个问题。婆婆接受了珊珊的决定,并马上转了两万元给珊珊,让她购买孩子和姥姥需要的衣服和营养品。

此外,珊珊并没有向秀英提及这些事情。而在更早的聊天记录中,珊珊曾以给孩子报名早教课程、拍摄艺术照等理由向婆婆要钱。



秀英的儿媳总是随意谈论孩子需要学习的新技能,这让人觉得她觉得花费太大。但机敏的婆婆明白她的暗示,因此时常给儿媳发放不同数额的红包,从三千到两万不等。

婆婆和儿媳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婆婆提供资金,秀英的母亲照顾孩子。然而,没人关心秀英的意见。

珊珊一方面依赖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一方面向婆婆诉苦以获得资金,却不考虑母亲的健康,这是否太过自私?

秀英面对自己的女儿这样,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些情绪,依然不舍得离开女儿,她只能安慰自己,也许珊珊担心婆婆无法照顾好孩子,那么自己就继续辛苦吧!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秀英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局面。

贝贝即将开始上学,珊珊开始认真考虑换一个更大一点的学区房。亲家得知后,给珊珊转了20万元。

当天晚上,珊珊在吃饭时问秀英:“妈,你还有一些存款吗?我们买房的首付还差十几万。”

秀英夹菜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她说:“没有。”

珊珊接过话:“那就卖掉老家的房子吧,你不是说过那房子最终会归我吗?我们一年只回去一次,空着不是太浪费了吗?”

珊珊的态度让秀英感到不悦。她清楚知道自己那微薄的退休金已经在家里花掉了,也没有任何积蓄,这显然是冲着她的房子来的。

在过去,秀英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因为珊珊是她唯一的女儿,她的一切最终都会归珊珊所有,早一点给予还能得到好处。

母亲出于关心和爱意自愿给予,而女儿珊珊则抱着算计和冷漠的态度对待。

秀英淡淡地回应道:“还是先留着吧,哪天回去探亲也有个地方住。”

珊珊的表情立刻变得阴沉:“你就我一个女儿,以后肯定不会再回去。再说偶尔回去不还有酒店吗?”

秀英不愿与女儿争执,只能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僵持片刻后,珊珊面色冷峻地回了卧室。

老家的房子位于偏远小县城,最多值个三四十万。尽管秀英过世后,这房子理应留给珊珊,但她现在不想出售。



原本秀英认为保留这房子是为了珊珊未来婚姻有问题时提供一个避风港,但现在看来,这首先成了自己的退路。

秀英一直认为她和贝贝会永远在一起,直到她变老。然而,事情的变化让她开始怀疑这个想法。

在购买老房子遭拒后,珊珊对秀英的态度冷淡了许多,甚至不再主动与她交流。秀英考虑回老家暂时居住,希望珊珊会改变看法。

秀英意识到孩子还没上学,如果她立即离开,会给珊珊的生活带来混乱。因此,她打算等孩子开始上学后再和珊珊谈论这件事。

然而,今天一盘38块钱的炒青菜让秀英深感失望,也让她对依靠女儿女婿养老的希望破灭了。她不再敢依赖女婿,而亲生女儿也不可靠。

秀英不得不承认,珊珊对她这个母亲似乎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尽管她自己一心一意地爱了女儿三十多年。

珊珊并不认为38元一盘的青菜太贵,她只是觉得单独给母亲点一道菜没什么意义,那样的话就显得浪费。



那天晚上,秀英陷入了沉思。

贝贝小时候,秀英总是抱着孩子让珊珊先吃饭,可珊珊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从不关心秀英是否吃过。秀英叫她抱孩子,她总是抱怨自己工作太累,不想再动。秀英心疼女儿,后来就不再叫她了。

每次带贝贝外出,总是秀英负责照顾孩子。有时候带的东西太多了,秀英让珊珊帮忙拿一下,她总是显得不耐烦。

秀英一直愿意为女儿珊珊付出,尽管辛苦,她也感到满足。然而,回过头来看,她发现珊珊从未表达过感激之情,也不曾关心她是否疲累。

珊珊习惯了母亲的无条件付出,认为秀英所做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

秀英必须为珊珊的现状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如果不是她从小对珊珊过于溺爱,让她不参与家务,尽量满足她的需求,珊珊可能不会变得如此。

秀英一直认为爱孩子就是给她无限的关爱,但实际上,过度的宠爱只会让她变得贪得无厌,不懂得感恩。

而让一个默默奉献的人痛苦的方式,就是让她意识到自己在他人眼中毫无价值。全心全意地付出,最终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好在秀英及时意识到问题所在,她还有县城里的老房子可以居住,还有每个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维持生活。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供她自己使用。

至于珊珊,她仍然深爱着女儿,但她需要改变方式。



在她离开后,珊珊将要承担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他人的辛劳和艰辛,才能培养同情心和感恩之情,从而真正地成长起来。

秀英不奢求珊珊能理解她的苦心,只希望女儿能尽早成为一位称职的母亲,这样她才能真正地放心。

有时,放手也是一种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