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合有道,承应有序
文/张明学
作诗如缀衣。缀衣神手是织女,此之谓天巧。天衣无缝,自然天成。元好问《论诗》诗三首之二曰:“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从教看,就是任随人尽管看。“金针度人”,意为传授秘要,点拨诀窍。
其实所谓诀窍秘要,连作者自己也不一定能完全说得清道得明的,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嘛。
古人写诗就是刺鸳鸯,绣凤凰。我们读经典诗词,所看到的是古人绣成的鸳鸯和凤凰。我们的欣赏,其实须要先“寻绎其针线之迹,辨识其针黹之功”(傅庚生语)的。那穿针引线,连彩缀丝之巧,皆隐于针线之迹内,藏于针黹之功中。所以我们需要去探寻,去思辨,方可略得其一二。其间奥秘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借李、杜几篇古风长篇,作点“寻绎”和“辩识”,略探其缀合之法,走针之巧吧。
一、顶针相承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以使前后两句顺势而承,流转自如的方法。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二、以数相应
数有明暗之分。直接用数词,是明数。非数词而隐含数意的词或并列词如“复”“再”“半”“满”“全”“皆”之类的副词,“合”“并”之类的动词等,是暗数。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越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李白《梁甫吟》)
“吴越”两国与“二桃”,相承合。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同上)
动词“合”,自然由“两”来。“风云”,两种名物,暗含“二”义。
三、同构关合
用构成方式相同的词或词组相关合。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霸画马图引》)
“贵戚权门”与“轻纨细绮”,同为并列结构词组,上下对应关合。
四、字音关联
一是同韵字关联,二是同声字关联,三是同音字关联。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同上)
“归”与“贵”同音异调。“飞”与“贵”声异韵同而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长信宫,翠华拂空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同上)
“绝”与“迥”,“列”与“怜”,同声异韵。“稳”与“问”同音,“东”与“腾”异声同韵。
“将军善画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于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真”与“今”异声同韵。
五、语意相关
其一正义相因,其二反义相关。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李白《梁甫吟》)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同上)
“纶”与“张”,“折”与“手”,一名词一动词,主谓关系。这是正义相因。
“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楸间,”(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霸画马图引》)
“雪”与“霜”意相关。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同上)
“光辉”自由“日”出。
“于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檩缠其身。”(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路”与“途”,“白”与“贫”意相通。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此皆骑战一敌万”是“叹嗟”之因由。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同上)
“空”,若易作长空,“玉”若易作“玉宇”,则语意相和。亦是正义相应。
“吴越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声正悲。”(李白《梁甫吟》)
“徒劳”与“正悲”,一因一果,也是正义相应合。
还有反义相关: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如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同上)
“鸿毛”与“力排”反义相关。
六、时间对应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霸画马图引》)
“今”由“昔日”“近时”引出。
“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长信宫,翠华拂空来向东。”(同上)
有“后”“前”,自然引出“忆昔”。
七、隔空呼应
文中呼应词语相隔较远,亦即一般文章的前后照应手法。如文末引录部分,“新图”与“此图”前后呼应,其间相隔有十四句之遥。“新图”,即杜甫所见卫讽宅之图,有九匹马,故言“可怜九马争神骏”。后文又闲笔言马之盛,写“明皇”“巡幸长信宫”之“三万匹”,马多而筋骨不凡,“皆与此图筋骨同”。所以“此图”即指前文之“新图“。文中呼应词语相隔较远。
寻绎针线之迹,辩识针黹之功,窥得机巧,即可知名家为诗行文,即使长篇,亦非任意挥洒,粗疏不经,而是字斟句酌,捻断数须,有穿针引线之巧,排兵布阵之秘,勾连缀合,传呼照应,血脉贯通,神畅气和,处处皆为活水。明此机巧,不只读古风之名篇佳章,对长篇宏构,亦记诵无难。便是自己铺笺援笔,缀诗行文,也会有章有法,行云流水了。
下面引录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中的一段文字,以供有兴者赏析缀合之道,活水之妙: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长信宫,翠华拂空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作者简介】张明学(男),字鉴之,1939年1月生,河南渑池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三门峡市楹联学会顾问,国风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