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老人低着头,声音透着几分颤抖。

医生翻了翻病历,语气平静又温和:“别担心,按疗程治疗,问题不大。”

老人抬起头,看着医生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您贵姓?”

医生抬头一笑:“我姓陈,陈宇明。”

听到这个名字,老人怔住了,胸口隐隐发紧,记忆深处的尘埃被瞬间吹散了一角。

南京的春天,雨后的空气潮湿清冷。72岁的徐建国坐在阳台上,手里拿着体检报告,目光有些呆滞。

“爸,别看了,医生都说没大事。”女儿徐晓玲端来一杯茶,安慰道。

徐建国叹了口气:“晓玲啊,我这年纪,最怕突然倒下了,给你添麻烦。”

“您别瞎说。医生说了,心脏供血不足,只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没事。”徐晓玲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几天前,他因为胸闷去社区医院检查,被建议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今天,父女俩一早便来了鼓楼医院。

候诊区里,徐建国无意间瞥见墙上的医生名单,目光忽然停住了:“陈宇明……”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

“爸,您认识这医生吗?”徐晓玲注意到父亲的异常。

“没事,可能是名字眼熟吧。”徐建国回过神,但心头却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感觉

“徐建国,到您了。”护士的声音响起。

徐建国深吸了一口气,在徐晓玲的搀扶下走进诊室。

坐在办公桌后的陈宇明,穿着整洁的白大褂,低头在病历上记录什么。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微微一笑:“徐先生,请坐。”



这一抬头,徐建国心头猛然一震。眼前的医生,约莫四十多岁,脸上的五官带着一丝熟悉,尤其是眉眼间的神态,让他愣了几秒。

“陈医生,麻烦您了。”徐建国按捺住心中的波动,在椅子上坐下。

“没事,我们先做一个初步检查,之后再分析结果。”陈宇明的语气温和,但说话间,他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地在徐建国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几分钟后,陈宇明扶了扶眼镜,手指轻敲着病例:“从检查报告来看,您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治疗,不过问题不算太严重。平时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和休息就好。”

徐建国点点头,低声问:“陈医生,您老家是哪里人啊?”

陈宇明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笑:“我是苏北人,从小在淮安长大,后来搬到南京定居。”

听到这个回答,徐建国的心跳得更快了。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陈宇明脸上,那种熟悉感像是从几十年前的记忆深处涌来,带着不可思议的疑问和复杂的情感。

陈宇明注意到他的神情,关切地问:“徐先生,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没,没有。”徐建国回过神,站起身,微微欠了欠身,“谢谢您,陈医生。”

“别客气,按时复查,有问题随时来医院。”陈宇明起身,将他们送到门口。

离开诊室时,徐建国回头又看了一眼陈宇明的背影,目光久久未能移开。

走出诊室后,徐建国始终低着头,脚步比平时沉重许多。徐晓玲见父亲脸色不对,小声问:“爸,医生都说没什么大问题,您怎么还这副样子?”

“没事,老了,走几步就累。”徐建国嘴上敷衍着,但心中早已翻江倒海。

回到家后,他默默坐在沙发上,手里的病历单被他折成了细条。眼前,总是浮现出陈宇明医生的模样——他的语气、神态,还有眉宇间那种熟悉的感觉,像是一面镜子,让他回忆起了五十年前的某个人。

那是徐建国初到苏北插队时的日子。



1969年,黄河村刚接到知青分配任务,村里的小学老师陈秀兰被安排接待这些从城里来的年轻人。她话不多,却做事细致,徐建国刚到村里时,什么都不懂,是陈秀兰一点一点教他下田、干活,还会在晚上点着煤油灯陪他一起看书。

“乡下比不得你们城里,能读点书总是好的。”她当时这样说。

那段日子,徐建国常常跑去找陈秀兰聊天。她性格温柔,总是耐心听他讲自己的烦恼,还时不时露出带点羞涩的笑容,让徐建国不知不觉间多了几分依赖。

可回忆的甜蜜总是短暂的。

徐建国清楚地记得1971年的那个雨夜。那天,他和陈秀兰因为躲雨被困在村头的小庙里。外头雨声震天,他们坐在干草堆上聊了许多,聊起了未来、生活、城里和乡村的不同。他突然冒出一句:“秀兰,我觉得你跟村里人不一样。”

陈秀兰愣了一下,随后只是轻轻笑了笑:“哪里不一样?我也是普通人,没你想得那么特别。”

可徐建国看得出,她的眼神藏着某种期待。

后来,他接到家中来信,母亲病重,不得不提前回城。临走时,他与陈秀兰匆匆道别,许诺等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就回来找她。可惜这诺言因为生活的波折,再没能实现。

多年过去,他再没有听过陈秀兰的消息。

如今,陈宇明的眉眼神态,仿佛从记忆里走出来一般,让徐建国感到不安与恍惚。他无法确定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命运的刻意安排。

“爸!”徐晓玲的声音把他从思绪中拉回现实,“您想什么呢,喊您半天都没听见。”

徐建国回过神,低头看看手里的病历单,摆摆手:“没什么,就是有点累了。”

“累了就早点休息。”徐晓玲嘟囔着,但还是把水杯递到他手边,“别忘了吃药。”

夜晚,徐建国躺在床上,思绪却无法平静。他的脑海里,黄河村的景象一幕幕闪过,那个熟悉的名字和那些再也没有音信的过往,让他的胸口隐隐发闷。

他翻了个身,盯着天花板,久久未能入睡。

两周后,徐建国再次来到鼓楼医院,按照约定复查心脏状况。

“爸,这次就是例行检查,别紧张。”徐晓玲一边扶着他进诊室,一边安慰道。

徐建国点点头,表面平静,但眼神里闪过几分复杂。

陈宇明还是那副温和的模样,抬头笑着打招呼:“徐先生,最近感觉怎么样?按时吃药了吗?”

“嗯,吃了,就是偶尔还是会觉得胸闷。”徐建国在椅子上坐下,语气不疾不徐,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陈宇明的脸上。

“好,那我们先做个复查,看看最近的治疗效果。”陈宇明示意他躺下,开始操作仪器。

检查过程一切正常,数据看上去也没有太大变化。

“徐先生,这次的检查情况还不错,继续按疗程服药,三个月后再复查。”陈宇明低头记录数据,语气平静。

“您母亲叫什么名字?”徐建国的声音听似随意,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