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纯属虚构内容,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在东晋永和年间,建康城南的栖禅寺香火鼎盛,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信士前来朝拜。
寺中有一位高僧,名叫支遁,他不仅精通佛法,还深谙老庄之道。每当他在寺院中讲解佛法,听众都会被他深邃的智慧和淡定的气质所折服,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位高僧面容和缓,被当时的国师称为为最有阴德之人。传说中,积大阴德的人,往往能在其面貌上显现出一些与常人不同的标记,而这些标记与他们的德行、福报息息相关。
一
一天,栖禅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相术大师管辂。他身着青衫,面带儒雅气质,在当时赫赫有名,是许多达官贵人委托他为其相面。
但与以往不同,管辂此行并非为任何权贵服务,而是专门前来拜访支遁高僧。听说支遁的佛法深邃,管辂对他的面相和气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亲自一探究竟。
在寺院中,管辂与支遁相遇时,支遁正在为信众讲解《金刚经》中的妙义。管辂站在讲经的队伍中,目光注视着支遁,他越看越惊讶,仿佛被支遁那股神秘的气韵所吸引。
讲经结束后,管辂迫不及待地上前,施了一礼,随即对支遁说:“法师,您的气度真是非凡,贫道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气韵。您的面相,定是天赋异禀,定有大德。”
支遁微笑着回答:“管先生过奖了,我不过是将佛法和道理教给众生,心安即可。”话虽如此,他眼中却透着一种超然的平静,仿佛对于世间的赞美和评价都能置之不理。
管辂闻言,心中顿生疑问,便追问道:“法师的面相,竟有如此不同寻常的气质。您所积的德行,一定非同小可。能否透露一二,令我受教?”
此时,支遁的目光转向了庭院中的菩提树,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相由心生,福报与德行本应如此。欲知面相之深,先要明了心中所为。”
就在这时,栖禅寺迎来了另一位有名的相术大师——杜夷,他在洛阳十分有名,几乎为所有显贵相面。
见到支遁后,杜夷的神情也发生了变化,他仔细观察了支遁的面容,忽然面色凝重,步伐也变得缓慢。随后,他走到支遁面前,郑重其事地说道:“法师,您的面相中藏有一项惊天的秘密,非同寻常。”
支遁淡然一笑,问道:“孙先生何出此言?”
杜夷神情更显凝重,低声说道:“您的面相中隐约透露着一种气息,能令菩萨欢喜,魔王退避。此种面相,极其罕见,恐怕天命之人方能承受。”
就在他要继续解说之际,寺外突传一阵火灾的急报,支遁无暇再听,随即起身前往。这时,杜夷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脸上透露出震惊的神情,仿佛他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正当支遁忙碌于救援之时,杜夷则在寺院静静等候,他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在经历了那次火灾后的数日,杜夷依旧未能从自己的疑惑中解脱出来。他决定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再次拜访支遁,向他求解这个谜团。
二
那天晚上,杜夷带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栖禅寺,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雪花,寒气刺骨。他知道,这一夜将改变他的命运。
当他走到禅房门前时,支遁正坐在蒲团上冥想,手中执着一串佛珠,眼神深邃,仿佛在通透天地。
杜夷心中的疑问终于无法抑制,他低声开口:“法师,您面相中似乎隐藏着极大的力量,不仅能令菩萨欢喜,还能让魔王远离。请问,您可愿将这份秘密告诉我?”
支遁缓缓睁开眼,淡淡一笑:“相由心生,福由德来。面相并非天生,而是由你所行之善积累的结果。积大阴德的人,脸上会有这5个标记。”
杜夷完全愣住了,原来自己正是有福报之人,他激动着开口:“大师请问,到底有哪五个特征才是积大阴德之人呢?”
只听支遁缓缓开口:有大阴德之人的脸上有五个特征,它们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