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绿意江南”系列讲座在静安区文化馆静剧场正式启动。静安区图书馆、静安区文化馆获赠《而立回眸——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三十年》丛书。
系列讲座的首场活动邀请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军以“情韵昆曲、清韵江南”为主题,进行主讲。作为昆曲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人物,张军从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创新谈起,介绍了“百戏之祖”昆曲的起源和艺术特色,讲述了包括演绎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原创新剧《春江花月夜》等在内的诸多艺术突破和探索的历程,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昆曲的“情”与“美”。
“昆曲,是江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审美情趣。”张军在讲座中表示,昆曲与江南文化的基因共鸣本质是地域空间、审美范式、社会结构、精神价值的四重同构。
张军还邀请青年笛子演奏家李航一起现场合作水磨新调《玉簪记·琴挑》【懒画眉】,并播放了用AI技术为《玉簪记·琴挑》【懒画眉】谱写的国风、爵士、电音等三种不同风格的曲子,让现场观众体验了有温度、有味道、有意思的昆曲艺术。
“绿意江南”系列讲座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机电工会联合主办,静安区图书馆、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承办,静安区文化馆协办。主办方表示,从烟雨蒙蒙的水乡小镇,到精致典雅的古典园林;从缠绵悱恻的评弹艺术,到韵味悠长的昆曲唱腔,江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绿意江南”系列讲座在今年共计划举办十一讲,将邀请多位知名学者、作家和艺术家带领观众领略昆曲的情韵、江南民俗的风情、明清诗词的流派、茶与传统社会的融合、文人园林的美学、江南美食的魅力、古镇的传统与变迁、江南绘画的演变、晚清书院的风尚、蚕桑文化的神话以及评弹艺术的韵味,让更多人了解江南文化、感受江南文化的魅力。
记者:邢蓓琳
图片:邢蓓琳
视频:钱堃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